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⑴ 隧道工程施工需要进行的主要测量工作有哪些
测量之前,应熟悉图纸、编制测量方案、针对业主提供前期建筑图纸
编一套测量程序,以
利测量工作。
1.
控制网点的布设
控制点选取后,在地面上做好标记,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控制点,应
埋入石桩或混凝土桩,
打入铯钉并用红油漆标注标志,
通过两个已知
点测出该点高差和位置关系,
并闭合到另一
个控制点,
做好成果记录。
2.
控制网点的加密
设计单位提交的坐标控制点、
水准点是设计阶段为满足设计要求建立
的,
并不能完全保证
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的需要,且其中有些控制点在
施工过程中会被覆盖、破坏而消失。因此,
在开工前,
测量人员开展
好加密控制网点的工作,
以保证路线及构造物各部位都能准确定
位及
施工过程个别桩位丢失后也能有足够的精度恢复桩位。
3.
测量人员正式
接受坐标控制点、水准点桩位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要
求,立即开展施工测
量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检
验标定,符合精度要求。拟定加密控制网
点测设方安案。测量人完成
加密控制网点工作后,应书面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报告和计算资
料。监
理工程师复核检测结果进行审核,认为准确无误,精度符合要求后,
可以使用。
4.
施工放样复核
测量人员应按施工现场劳务队伍施工需要将轴线位置和高程正确地
定到地面上。为防止施
工放样测量发生错误,
给工程带来损失,
施工
测量控制网点已完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
可以开始做具体分项工
程的施工放样工作。在测量放样开始前,测量人应提交一份测量放
样
计划方案,测量放样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旁站,以保证施工放样方法及
测读无误。
⑵ 隧道内水污染常用测量仪器有哪些
1.电解法有时也可以作为较为粗略的检验水质的方法,如果想检测某地区的水中石墨;阴极,蓝色浑浊阳极产生Cl2,通入KI-淀粉溶液(变蓝):Cl2 + 2I-
⑶ 修高速公路隧道都需要些什么设备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
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机、光、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和水文地质、土木、力学、机械、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用盾构机进行隧道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水面交通等特点,在隧道洞线较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用盾构机施工更为经济合理。盾构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按照不同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和制造,每台配置都不一样,可靠性极高。
盾构机由不同部件组成,尤其大型轴承的制造,主密封、各变速箱机构、液压系统、监控量测元件和系统都需要事先分工生产,形成产品技术平台。特别是旋转刀盘部分技术含量高且造价最高,不同地质条件刀具的配置差别很大,包括液压泵和阀门在内的多个关键部件都要依靠国外进口。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地的地铁隧道建设中,90%以上的盾构都是从德国和日本公司购买的。杜文库向记者表示,因为盾构机研制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厂商掌握盾构机研发制造技术。
据有关数字显示,目前国外盾构机由于其高附加值及精良制造工艺,直径为6米的盾构设备造价在400-700万美元之间。2007年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中将用到两台14.93米超大直径复合式泥水盾构机,是普通地铁施工盾构机的两倍多,重达4000吨,总长130多米,为世界第二大泥水盾构机(仅次于上海崇明岛隧道工程使用的盾构机),该盾构机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需用两台,加上配套设施,总价值达7亿元。
调查显示,国产盾构机存在地质适应性较差、缺乏砂卵石和岩石地质使用的经验和业绩。同时,国产设备所需部件中包括大型轴承、液压马达、泵、检测元件、特殊刀具等关键件目前尚需通过进口,直接导致掘进机价格居高不下。据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某位参与盾构机制造的负责人表示,当前必须加大盾构机制造的国产化比例,否则我国实现盾构机的自主创新战略无从谈起,价格永远是国外厂商说了算。
⑷ 隧道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一、洞外控制测量:首先要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每一开挖口附近都应设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二、洞外、洞内的联系测量:根据洞外控制测量的结果,测算洞口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同时按设计要求计算洞内待定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并放样出洞门内的待定点点位,这就是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也称进洞测量)。进洞测量将洞外的坐标、方向和高程引测到隧道内,使洞内和洞外建立了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 三、洞内控制测量:包括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四、隧道洞内的施工测量 包括:洞门的施工放样、洞内中线测量、腰线的测设、掘进方向的测设、开挖断面及结构物的施工放样。 五、隧道施工中的位移观测:主要解决的是围岩和结构建筑物内部位移变化和应变发展规律,以及洞壁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化。 (一)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的测定:浅埋隧道通常位于软弱破碎岩层,稳定性较差,在V~Ⅵ级围岩中,当隧道覆盖层厚度对于单线隧道小于20m,双线隧道小于40m时,施工中往往出现拱部围岩受拉区连通,这种拉裂破坏情况成为洞体稳定的主要威胁。必须进行地表沉降监控测量,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现场一般埋设标志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二)新奥法施工变形观测:隧道变形观测是为确定围岩稳定、掌握支护效果而进行的;是对预先设计支护参数的确认或修正依据;是对施工方法验证和改进的依据;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现场一般采取埋设星形观测点,采用收敛仪观测。 六、竣工测量 包括:隧道断面净空测量,中线、高程的测量及控制中线基桩和永久水准点测设。 竣工测量后一般要求提供下列图表:隧道长度表、净空表、隧道回填断面图、水准点表、中桩表、断链表、坡度表。
⑸ 隧道测量要熟练掌握哪些东西
一、洞外控制测量:首先要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每一开挖口附近都应设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二、洞外、洞内的联系测量:根据洞外控制测量的结果,测算洞口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同时按设计要求计算洞内待定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并放样出洞门内的待定点点位,这就是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也称进洞测量)。进洞测量将洞外的坐标、方向和高程引测到隧道内,使洞内和洞外建立了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
三、洞内控制测量:包括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四、隧道洞内的施工测量 包括:洞门的施工放样、洞内中线测量、腰线的测设、掘进方向的测设、开挖断面及结构物的施工放样。
五、隧道施工中的位移观测:主要解决的是围岩和结构建筑物内部位移变化和应变发展规律,以及洞壁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化。
(一)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的测定:浅埋隧道通常位于软弱破碎岩层,稳定性较差,在V~Ⅵ级围岩中,当隧道覆盖层厚度对于单线隧道小于20m,双线隧道小于40m时,施工中往往出现拱部围岩受拉区连通,这种拉裂破坏情况成为洞体稳定的主要威胁。必须进行地表沉降监控测量,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现场一般埋设标志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二)新奥法施工变形观测:隧道变形观测是为确定围岩稳定、掌握支护效果而进行的;是对预先设计支护参数的确认或修正依据;是对施工方法验证和改进的依据;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现场一般采取埋设星形观测点,采用收敛仪观测。
六、竣工测量 包括:隧道断面净空测量,中线、高程的测量及控制中线基桩和永久水准点测设。
竣工测量后一般要求提供下列图表:隧道长度表、净空表、隧道回填断面图、水准点表、中桩表、断链表、坡度表。
⑹ 隧道测量
楼主没说自己是来不是学测量的源,隧道测量应该是很有专业技术的,和其他测量不一样,当然,如果会的话也很简单,对仪器的精读要求很高。
别的单位我不清楚,像我现在这里,项目部有专业的测量队,施工队也有自己的测量员,项目部的测量队主要就是隔断时间去现场测隧道是不是打偏和复测二衬,工资3000多点;施工队的测量员负责的东西很多,包括图纸上的像预埋件的位置都是他负责,可以说是个测量兼技术人员,工资2W,这种人都是隧道老板抢着要,待遇相当高。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干这一行,只要你会,那么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管他假不假只要你能学会,不想给他干学会了走人不就行了,现场真正的技术人员没有人签合同,说走就走,需要的地方多的是。
顺便提下,大工程大多也都是小包出去,只要有关系,没有拿不到手的。
⑺ 隧道测量需要会的仪器
GPS就是傻瓜机,很容易上手的,不用有什么顾虑。你已经很熟练了。做工程服务这块以你的水平6000的工资太少了,上升空间很大的,隧道测量主要是测量和资料这块,熟练的工资年薪20W左右吧。
⑻ 隧道的各项监控测量都用到什么规范
1、隧道的各抄项监控测量都用袭到以下规范:
1)TB10121-200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2)JGJ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2、通过监控量测达到以下目的:
1)监视围岩应力和变形情况,保证支护结构稳定、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2)提供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
4)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掌握围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为修改或确认支护结构设计参数提供依据,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
⑼ 地铁高程控制测量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哪些
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仪器有:
1.光学水准仪;
2.电子水准仪。
这两种比较常用,也可以使用钢卷尺,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等。
⑽ 隧道洞内四等导线测量应选用什么仪器好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2.5秒,测回距中误差答18mm,测距相对误差 1/8万,1秒级仪器测角4个测回,2秒级仪器测角6个测回,5mm级仪器测距4测回,10mm级仪器测距6测回。
为减少测角和测距测回数,提高作业效率,建议使用 测角标称精度≤1秒,测距标称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