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仪器怎么操作步骤
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具体使用方法
看说明书啊
无非是预热、调零、调满
然后就可以测了
基本上跟721差不多的
Ⅱ 紫外全波长扫描的操作步骤及原理
波长扫描的原理就是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测量,反映的是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操作时需设定测量方式,即测定的是T还是A,然后是测量范围,样品的测定范围,然后是扫描波长,设定样品需要扫描的波长范围是从哪儿到哪儿。
其次有扫描间隔,扫描间隔指的是仪器每隔多少纳米对样品进行测量,比如1nm为扫描间隔,则仪器从设定的起始波长开始,每隔1nm对样品进行取值,然后将各点连起来就是所需的图象。
扫描速度有快中慢三种,这个可以根据所需设定,当然越慢越好。剩下的有扫描次数,指的是对样品进行1次或多次扫描。扫描后图象有重叠或覆盖两种方式,当扫描次数为2次以上时,覆盖则只显示最后一次扫描的图象,重叠则每次扫描的图象都在图象上显示。设定好后,将参比放在光路上进行基线校正,就是在所测的波长范围内每个波长上进行调满度,然后拉到样品上开始测量就好了。
(2)紫外仪器怎么操作步骤扩展阅读
可见光应用
遥感技术
可见光遥感(visible spectral remote sensing)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可见光波段范围(0.38~0.76微米)之间的遥感技术。
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约在0.38~0.76微米之间,是传统航空摄影侦察和航空摄影测绘中最常用的工作波段。因感光胶片的感色范围正好在这个波长范围,故可得到具有很高地面分辨率和判读与地图制图性能的黑白全色或彩色影像。
但因受太阳光照条件的极大限制,加之红外摄影和多波段遥感的相继出现,可见光遥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近红外区(约0.9微米)。在成像方式上也从单一的摄影成像发展为包括黑白摄影、红外摄影、彩色摄影、彩色红外摄影及多波段摄影和多波段扫描,其探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可见光遥感以画幅式航天摄影机的应用为标志的航天摄影测量很有发展潜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外光
Ⅲ 紫外分光光度计如何使用 详细
使用前仪器要调零、调百校准,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版含被测物质权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似的溶液。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须保证其不影响测试。经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须经过纯化将其除去。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在色谱分析中,有时基体中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和被测组分相距较远的色谱峰,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不会计入它们,不影响测定。
以所含铁离子是多少为例:
参比溶液与测量溶液就相差铁离子含量,在测量之前要用不含铁离子的参比溶液扫描,调整仪器后(调100的过程),然后再测量含铁离子溶液的比色皿,这样测量溶液中的铁离子会形成自己特定的峰值,次峰值与数据库里基准峰值对比就可以得出溶液所含量了。如果数据库中没有铁离子的曲线,你还要自己先用不同铁离子浓度的溶液做工作曲线,然后进行测量。
Ⅳ 急求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详细操作步骤
一、原理
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称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
1
朗伯—比耳定律 A = lg—- = ECL
T
式中 A为吸收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
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
L为液层厚度,cm。
二、使用范围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三、仪器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本仪器是根据相对测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或空气、试样)作为标准(空白或称参比)溶液,并认为它的透光率为100%(或吸收度为0),而被测的试样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实际上就是由出射狭缝射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这两个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或吸收度)。
本仪器可精密测定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色物质或在适当条件下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质。
使用前应校正测定波长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仪器的校正
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
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1.0nm范围内。
可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
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
3.杂散光的试验
4.波长重现性试验
5.分辨率试验
五、测定方法
1.对照品比较法
(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
(2)计算式
A样×G对/稀释倍数×100×1
含量(%)= ————————————-- ×100%
A对×G样/稀释倍数×100×1
2.吸收系数法
(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再以该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用本法测定时,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2)计算式
A样
含量(%)= ——————————————- ×100%
G样/稀释倍数×(E1%1cm)对×100×1
3.计算分光光度法
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应慎重。本法有多种,使用时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当吸收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若测定时不用对照品,如维生素A测定法,则应在测定时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和检定。
六、注意事项
1.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3.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否则应考虑该试样的真伪、纯度以及仪器波长的准确度,并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4.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
5.吸收池应选择配对,否则要引入测定误差。在规定波长下两个吸收池的透光率相差小于0.5%的吸收池作配对,在必要的情况时,须在最终测量扣除吸收池间的误差修正值。
6.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收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再计算含量。
7.仪器的接地必须良好,一切裸露的零件对地电位不得超过24伏(测电笔的氖管不得发亮)。
8.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开启试样室盖时或暂时停止测试时,必须及时推入光门钮杆(使光电管前光门关闭),保护光电管,以防止光电管受强光或长时间照射而损坏。
9.在测定时或改测其它检品时,应用待测溶液冲洗吸收池3~4次,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净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磨损)。
10.取吸收池时,应拿毛玻璃两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油污。使用完后及时用测定溶剂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干,晾干后,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尘保存。
11.若吸收池内外壁沾污,两池差较大的处理。
(1)可用绸布缠在扁竹条外或用脱脂棉缠在细玻璃棒上蘸上乙醇,轻轻摩擦,再用纯化水冲净。
(2)如上述方法处理不好,必要时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泡洗1~2分钟,用自来水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
(3)不得用毛刷刷洗或硬物拭擦,以防止表面光洁度受损影响正常使用。
12.请务必注意经常保持硅胶的干燥,目的是保护光学元件和光电放大器系统不致受潮损坏而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如发现有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应立即更换。该仪器干燥剂筒有两个:一个是装在放大器暗盒上,另一个装在单色光器暗盒上。
13.在更换硅胶干燥剂时,应关闭切断电源。
14.在停止工作期间,主机试样室内应放入袋装或筒装硅胶干燥剂。用防尘罩罩住整个仪器,并在防尘罩内放数袋防潮硅胶。
15.仪器在操作中,狭缝的宽度应从小逐渐开大。若狭缝过大,由于进入光电管的光能量强度过大,将会使放大器输出信号达到饱和,以至数字显示出溢出(即数字闪烁或示1不变)。这不是仪器有故障。
16.将波长旋转放在625nm,铗缝关闭在0.02nm附近,选择按键恢复在停止工作部位(即三个键均弹出)。
17.搬动仪器时应搬在主体端,不要搬在试样室和光电管盒端以及光源灯室部位,以防止仪器狭缝或光路部件受力而发生变形。并在搬动或运输时,应将可动部分固定,如各旋钮可用胶布贴住,狭缝位置开大些,然后固定,不要关小狭缝,以免运输时振动使狭缝刀口受损坏。
18.仪器的光栅、反射镜绝对不能擦拭,否则将损坏仪器光学表面,增加杂散光。
19.仪器经过搬动请及时检查并纠正波长精度,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请经常校准波长精度。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质量保证部,但不得擅自调整,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结果计算
A
E1%1cm(供试品) = ——
CL
E1%1cm(供试品)
含量(%)= ——————————- ×100%
E1%1cm(标准值或对照品)
八、允许差
仪器分析方法的误差限度,除另有规定外,其相对偏差应在±(2.0~3.0)%。
( 来自网络博客)
Ⅳ 全波长扫描,如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做全波长扫描,具体如何操作
波长扫描的原理就是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对样品进行测量,反映的是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操作时需设定测量方式,即测定的是T还是A,然后是测量范围,样品的测定范围,然后是扫描波长,设定样品需要扫描的波长范围是从哪儿到哪儿。
其次有扫描间隔,扫描间隔指的是仪器每隔多少纳米对样品进行测量,比如1nm为扫描间隔,则仪器从设定的起始波长开始,每隔1nm对样品进行取值,然后将各点连起来就是所需的图像。
扫描速度有快中慢三种,这个可以根据所需设定,当然越慢越好。剩下的有扫描次数,指的是对样品进行1次或多次扫描。
扫描后图象有重叠或覆盖两种方式,当扫描次数为2次以上时,覆盖则只显示最后一次扫描的图像,重叠则每次扫描的图象都在图象上显示。
设定好后,将参比放在光路上进行基线校正,就是在所测的波长范围内每个波长上进行调满度,然后拉到样品上开始测量就好了。
(5)紫外仪器怎么操作步骤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该仪器采用全数字输出设计。信号经24位A/D后由单片机完成对数转换及调零处理,处理后结果到RS232接口。
◎该仪器可对波长进行编成控制。
◎该仪器可实施停流自动光谱扫描。扫描速度:波长1∕每秒
◎该产品的光程可通过更换流通池及相应的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可轻松由分析型到半制备乃至大制备型转换。
◎该产品具有模拟输出口。
◎该产品可通过RS232接口由色谱工作站进行控制。
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是什么
1.目的
规范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
3.职责
研发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文件的起草,实验室仪器管理员负责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4.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机、Cary Winuv软件、Dell计算机等组成。
5.程序
5.1接通电源,打开机算计、主机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
5.2自检结束后,双击“Cary winUV”图标。主机同时会发出吱吱的声响(表示脉冲电源正常工作)。
5.3单波长扫描
5.3.1在Cary winUV 文件夹下双击“Simple Reads”快捷键,进入“Simple Reads-Online”状态。
在该程序下点击“Setup”,对所需的波长、信号平均时间(Ave time(s))、狭缝宽度(SBW(nm))、Y-轴参数设置等参数进行设置,设好后,按“OK”返回。
5.3.2在参比池、样品池中放空白液,关上盖板,单击“Zero”图标,完成较零。
5.3.3取出样品池,用待测溶液冲洗数次后,倒入待测溶液,单击“READ”读数;继续放入样品按“READ”读数,直到全部样品读完。
5.3.4用编辑菜单完成数据整理。
5.3.5按Print…打印报告,完成测试。
5.4全波长扫描
5.4.1在Cary winUV 文件夹下双击“Scan”快捷键,进入“Scan-Online”状态。
在该程序下点击“Setup”,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分别对“Cary”、“Options”、“Baseline”、“Reports”、“Auto Store”项下参数进行设置。设好后,按“OK”返回。
5.4.2在参比池、样品池中放空白液,关上盖板,单击“Baseline”图标,仪器开始对设定的波长范围进行扫描。
5.4.3扫描结束后,将样品池中空白溶液更换为待测样品溶液,单击“START”,输入所要保存的文件名,按“OK”后开始扫描;继续放入样品按“START”扫描,直到全部样品扫描结束。
5.4.4如果需要可以用编辑菜单对数据进行整理。
5.4.5按Print…打印报告,完成测试。
5.5标准曲线
5.5.1在Cary winUV 文件夹下双击“Concentration”快捷键,进入“Concentration-Online”状态。
在该程序下点击“Setup”,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分别对“Cary”、“Standards”、“Samples”、“Reports”、“Auto Store”项下参数进行设置。设好后,按“OK”返回。
5.5.2在参比池、样品池中放空白液,关上盖板,单击“Zero”图标,完成较零。
5.5.3按所设定的标准样品顺序,单击“READ”依次对标准样品进行测定。
5.5.4标样测试完毕后,更换待测样品,单击“READ”进行待测样品测试。
5.5.5读数完毕后,如果需要可以用编辑菜单对数据进行整理。
5.5.6按Print…打印报告,完成测试。
5.6编辑、调用方法
5.6.1新编一个方法步骤,以Concentration为例。
5.6.1.1单击Setup功能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
5.6.1.2按Cary Control→Standards→Options→Samples→Reports→Auto store顺序,设置好每页的参数。然后按OK回到浓度主菜单。
5.6.1.3单击View莱单,选择好需要显示的内容。
基本选顷 Toolber;buttons;Graphics;Report。
5.6.1.4单击Zero放空白到样品室内,按OK。
提示:Load blank press ok to read(放空白按ok读)。
5.6.1.5单击Start.出现 标准/样品 选择页。
Solutions Available(溶液有效)。此左框中的标准或样品为不需要重新测量的内容。
Selected for Analysis(选择分析的标准和样品)。此右框的内容为准备分析的标准和样品。
5.6.1.6按ok进入分析测试。
Present std1(1.0 g/l) 提示:放标准1然后按OK键进行读数。
Press OK to read.
放标准2按OK进行读数。直到全部标准读完。
5.6.1.7 Present Sample1 press OK to read.
放样品1按OK开始读样品,直到样品测完。
5.6.1.8为了存标准曲线在方法中,可在测完标准后,不选择样品而由File文件菜单中存此编好的方法。以后调用此方法,标准曲线一起调出。
5.6.2运行一个已存的方法(方法中包含标准曲线)。
5.6.2.1单击File→单击Open Method→选调用方法名→单击Open.
5.6.2.2单击Start开始运行调用的方法。
如用己存的标准曲线,在右框中将全部标准移到左框。按OK→进入样品测试。
5.6.2.3按提示完成全部样品的测试。
5.6.2.4按Print键打印报告和标准曲线。
5.6.2.5如要存数据和结果,单击File文件。
选Save Data As….在下面File name中输入数据文件名,单击Save即可保存。
其它软件包如Scan软件操作步骤相同,具体内容有些差别,请按屏幕提示操作。
5.7试验结束后,取出比色皿,洗净。关上主机盖板。关闭电脑,总电源。盖好仪器防尘罩。
5.8清理仪器、实验台面,填写使用记录。
Ⅶ UV1800系列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UV1800系列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掀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10分钟。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0”时,需选用较高档。根据所需波长转动波长选择钮。
2、将空白液及测定液分别倒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清外壁,放入样品室内,使空白管对准光路。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使读数盘指针指向t=0处。
3、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使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4、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净。
5、基线的作用如下:使用样品溶剂为样品进行波长扫描,得到的扫描曲线为基线,不同溶剂、不同时间基线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对基线进行校正,校正后的基线称为校正基线,只有在校正基线后测定的扫描图谱波长的位置才准确。
(7)紫外仪器怎么操作步骤扩展阅读:
UV-1800成功实现了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测量的严格要求,可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可用在生物研究、生物工业、药物分析、制药、教学研究、环保、食品卫生、临床检验、卫生防疫等领域。
全自动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最简单的测量手段。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改良优化的光路设计、进口光源和接收器造就了系统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Ⅷ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步骤是什么
开机自检预热,主要设置狭缝,自动样品架控制,数据存储调用打印,测试光度、定量、光谱扫描、动力学测量、蛋白质测量。说起来简单,建议您可以联系下紫外的专业供应商 京东7G旗舰店或者青岛法特科技,很快就学会操作了,各品牌他们都很精通。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ㅤ
微波消解样品,通常宜用小功率分多步的程序升温升压的模式进行消解。理想的微波消解程序是尽量在最低温度下达到迅速分解样品基体中主要组分的目的。了解样品基体中的各组分,对于确定分解的最有效温度是必要的。了解消解特性和样品组分与不同试剂间的互相作用,可使分析工作者更容易控制样品的消解过程。对于不同的有机或无机样品,酸消解时化学反应在各温度点的剧烈程度和物理当量的变化是不同的。
有机样品糖类、蛋白质和脂类是动植物样品的三个基体成分。蛋白质在约150℃下迅速分解,三硬脂精约160℃才分解。在175℃以后没有断裂的有机键是苯环中的π键及芳香氨基酸。一般以硝酸消解有机样品成分的临界温度如下:淀粉等碳水化合物,140℃;蛋白质类,145℃~150℃;糖类,150℃;类脂、脂肪类,>160℃~165℃;重油类、石油、沥青,>180℃~6489℃。在动植物样品基体的微波消解过程中,像CO2和NO2等气体副产物会产生很高的压力。
无机样品的消解需要用腐蚀性混合酸在高温情况下反应,以达到样品的完全消解。由于无机物消解过程中产生的气态产物较少,所以消解产生的压力不会太高。在密闭式微波消解仪中消解此类样品,如岩石、矿物、陶瓷或某些合金等,酸分解产生的压力比消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压力要低很多。大多数无机样品可以在185℃左右消解完全,无需采用程序升温升压模式。
微波消解样品,消解液的选择至关重要。有机物的消解需要保持强氧化性的酸性条件,常用的消解液多为混合体系,主要有HNO3/H2O2、HNO3/H2O2/HF、HNO3/HC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