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刀补怎么使用
1. 法拉克数控车床编程对刀及修改刀补怎么操作
对刀 楼上说了
刀补先按刀偏键然后按磨损接着输数据
例如工件大2个米你就输个U-2就可以了
2. 大家都讲讲数控车床的刀补是怎么修改的
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3到版0.5左右。
在刀补权有两个数据栏,一个是对刀用的,一个是填刀补用的。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找到所对刀的刀号(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然后开始对刀,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
拓展资料:
在实际加工工件时,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作为基准刀的1号刀刀尖点的进给轨迹如图5.1所示(图中各刀具无刀位偏差)。其它刀具的刀尖点相对于基准刀刀尖的偏移量(即刀位偏差)如图5.2所示(图中各刀具有刀位偏差)。在程序里使用M06指令使刀架转动,实现换刀,T指令则使非基准刀刀尖点从偏离位置移动到基准刀的刀尖点位置(A点)然后再按编程轨迹进给。
网络-数控车床
3. 怎么运用数控铣床中的刀补
指令形式:抄G40 G00/G01 X-Y-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袭
G41 G00/G01X-Y- 刀具半径左补偿,沿着切削方向看,道具在工件轮廓的左边
G42 G00/G01X-Y- 刀具半径右补偿,沿着切削方向看,道具在工件轮廓的右边
指令说明:
1、半径补偿必须在所选平面中进行
2、只有线性插补(G00、G01)时才进行G41/G42指令的选择
3、只有线性插补(G00、G01)时才进行取消补偿指令指令
4、改变补偿方向时可以直接用G41/G42指令编程,不必用G40指令进行中间过渡
4. 数控车床刀补中的T和R怎么用
T的方向有9个,前刀架的话外圆刀是,镗孔是T2。球刀是T9。
R值一般情况下,精车刀是0.2,粗车刀是0.4到0.8。主要的应用就是对圆弧和锥度要求高的话,要用到T和R。
不用的话会产生过切和欠切,影响尺寸的精度。
(4)数控刀补怎么使用扩展阅读:
刀补的工作情况:
刀补是刀具长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对一个零件编程的时候,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而此坐标系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
长度补偿只是和Z坐标有关,它不象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因为刀具是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改变,对于Z坐标的零点就不一样了。每一把刀的长度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要钻一个深为50mm的孔,然后攻丝深为45mm,分别用一把长为250mm的钻头和一把长为350mm的丝锥。
先用钻头钻孔深50mm,此时机床已经设定工件零点,当换上丝锥攻丝时,如果两把刀都从设定零点开始加工,丝锥因为比钻头长而攻丝过长,损坏刀具和工件。
此时如果设定刀具补偿,把丝锥和钻头的长度进行补偿,此时机床零点设定之后,即使丝锥和钻头长度不同,因补偿的存在,在调用丝锥工作时,零点Z坐标已经自动向Z+(或Z-)补偿了丝锥的长度,保证了加工零点的正确。
5. 数控铣床刀补是怎样一回事具体说一下操作的步骤
线路板数控铣床的铣技术包括选择走刀方向、补偿方法、定位方法、框架的结构、下刀点。都是保证铣加工精度的重要方面。
走刀方向、补偿方法:当铣刀切入板材时,有一个被切削面总是迎着铣刀的切削刃,而另一面总是逆着铣刀的切削刃。前者,被加工面光洁,尺寸精度高。主轴总是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不论是主轴固定工作台运动或是工作台固定主轴运动的数控铣床,在铣印制板的外部轮廓时,要采用逆时针方向走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逆铣。而在线路板内部铣框或槽时采用顺铣方式。铣板补偿是在铣板时机床自动安照设定值让铣刀自动以铣切线路的中心偏移所设定的铣刀直径的一半,即半径距离,使铣切的外形与程序设定保持一致。同时如机床有补偿的功能必需注意补偿的方向和使用程序的命令,如使用补偿命令错误会使线路板的外形多或少了相当于铣刀直径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定位方法和下刀点:定位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内定位,二是外定位。定位对于工艺制定人员也十分重要,一般在线路板前期制作时就应确定定位的方案。内定位是通用的方法。所谓内定位是选择印制板内的安装孔,插拨孔或其它非金属化孔作为定位孔。孔的相对位置力求在对角线上并尽可能挑选大直径的孔。不能使用金属化孔。因为孔内镀层厚度的差异会影响你所选定位孔的一致性,同时在取板时很容易造成孔内和孔表面边缘的镀层损坏,在保证印制板定位的条件下,销钉数量愈少愈好。一般小的板使用2枚销钉,大板使用3枚销钉,其优点是定位准确,板外形变形小精确度高外形好,铣切速度快。其缺点板内各种孔径种类多需备齐各种直径的销钉,如板内没有可用的定位孔,在先期制作时需要与客户商讨在板内加定位孔较,较为烦琐。同时每一种板的铣板模板不同管理较为麻烦,费用较高。外定位是另一种定位方法,是采用在板子外部加定位孔作为铣板的定位孔。其优点是便于管理,如果先期制作规范好的话,铣板模板一般在十五种左右。由于使用外定位所以不能一次将板铣切下来,否则线路板十分容易损坏,特别是拼板,因铣刀和吸尘装置会将板子带出造成线路板损坏和铣刀折断。而采用分段铣切留结合点的方法,先铣板当铣板完了以后程序暂停然后将板用胶带固定,执行程序的第二段,使用3mm至4mm的钻头将结合点钻掉。其优点是模板少费用小易于管理,可铣切所有板内无安装孔和定位孔的线路板,小工艺人员管理方便,特别是CAM等先期制作人员的制作可简单化,同时可优化基材的利用率。缺点是由于使用钻头,线路板外形留有至少2-3个凸起点不美观,可能不符合客户要求,铣切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稍大。框架及下刀点:框架的制作是属于线路板先期的制作,框架设计不但对电镀的均匀性等有影响,同时对铣板也有影响,如设计不好框架易变形或在铣板时产生部份小的块装的小废块,产生的废块会堵塞吸尘管或碰断高速旋转的铣刀,框架变形特别是对外定位铣板时造成成品板变形,另外下刀点和加工顺序选择的好,能使框架保持最大的强度最快的速度。选择的不好,框架容易变形而使印制板报废。
铣的工艺参数:用硬质合金铣刀铣印制板外形,铣刀的切削速度一般为180~270m/min。计算公式如下(仅供参考):S=pdn/1000(m/min)式中:p:PI(3.1415927) d:铣刀直径,mm n;铣刀转速,r/min与切削速度相匹配的是进给速度。若进给速度太低,由于磨擦热使印制板材料软化甚至溶化或烧焦,堵塞铣刀的排屑槽,切削无法进行。如果进给太快,铣刀磨损快,承受的径向负荷大,让刀量大,工作质量差,尺寸不一致。如何判断进给的快慢呢?要考虑下述诸项:印制板材料,厚度,每叠块数,铁刀直径、排屑槽。一般可根据刀具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设定,由于刀具的材料质量品牌和制造工艺的区别,不同厂商的刀具工艺参数有区别。
只有低于额定负载,主轴马达的转速才能保持。负载增大,转速下降,直至铣刀折断。铣板时产生断刀问题一般有这几种情况造成此结果:一:是主轴马达功率不足,需要维修更换。二:是每叠板数太多,切削负荷太大或铣切长度超过了铣刀的有效长度。三:铣刀质量问题。四:转速和进刀速度设置问题。五:转轴的钻夹头夹持力下降,吃负载时达不到所要求的转速。六:转轴旋转时同心度有问题产生跳动。七:程序的设计有问题,如使用了错误的命令。
6. 数控车床怎么刀补
先说外径 要求101.6 你现在车到了101.4 就是你车小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你要退一点刀。专x方向往工件方向是负。也属就是进刀 向后就为正。也就是退刀。
101.6-101.4=0.2 就是说你车小了20丝 那么x方向退20丝 x磨损就+0.2。
7. 数控立车刀补怎么用
和普通卧式一样。程序里弄了T指令。然后就可以补偿了。
8. 数控车床刀补值是怎么用的啊
首先要看你每次开机对刀时是否起用了刀补,并且看这一步你是否做的标准,一般使用刀偏对刀法,这一步是用于补偿各个刀之间的位置,而在程序中使用的左,右刀补是用来补偿刀具圆角磨损的,看你是不是左右刀补使错了,方法是顺着刀具加工方向看,若刀具在工件右方就用右刀补.而你那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
9.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g00是快速移动来
先进行z轴的偏置量自:把z轴定位,然后只操作x轴,(z轴坚决不能动了)进行端面的试切削,接着在系统中输入z
0.0测量
此时的z轴刀补就完成了。进行先把x轴定位,然后只按z轴,(此时的x轴不能动)试切外圆,z轴直线退出,接着测量出外圆的直径,输入系统,(如40.8
在刀补中输入x40.8测量)
系统会自动测量出x轴的偏置量。上楼说的很对,加工前对刀,要看加工技术要求,如你所说,放上去不对刀,就会影响z轴得公差大小,若果公差比较大,那就没有什麽关系了。另外你可以看一下,老师傅是不是用了数控车得自动对刀仪。
10. CNC刀补如何应用
一、CNC刀补(又叫数控加工刀具补偿)的应用:
在全功能数控机床中,数控系统有刀具补偿功能,可按工件轮廓尺寸进行编制程序,建立、执行刀补后,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位点自动调整到刀具运动轨迹上。直接利用工件尺寸编制加工程序,刀具磨损,更换加工程序不变,因此使用简单、方便。
(1)绝对补偿应用:当机床回到机床零点时,工件坐标系零点,相对于刀架工作位上各刀刀尖位置的有向距离。当执行刀偏补偿时,各刀以此值设定各自的加工坐标系。如图所示。补偿量可用机外对刀仪测量或试切对刀方式得到。
(2)相对补偿应用:在对刀时,确定一把刀为标准刀具,并以其刀尖位置A为依据建立工件坐标系。这样,当其他各刀转到加工位置时,刀尖位置B相对标刀刀尖位置A就会出现偏置,原来建立的坐标系就不再适用。
因此应对非标刀具相对于标准刀具之间的偏置值Δx、Δz进行补偿,使刀尖位置B移至位置A。标准刀具偏置值为机床回到机床零点时,工件坐标系零点相对于工作位上标准刀具刀尖位置的有向距离。
二、CNC刀补的定义:是数控机床立铣刀加工的一个环节,可按工件轮廓尺寸进行编制程序,建立、执行刀补,然后进行数控系统自动计算。
刀具补偿功能是用来补偿刀具实际安装位置(或实际刀尖圆弧半径)与理论编程位置(或刀尖圆弧半径)之差的一种功能。
使用刀具补偿功能后,改变刀具,只需要改变刀具位置补偿值,而不必变更零件加工程序。刀具补偿分为刀具位置补偿(即刀具偏移补偿)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两种功能。
(10)数控刀补怎么使用扩展阅读:
CNC刀补加工路线的要求:
数控车床进给加工路线指车刀从对刀点(或机床固定原点)开始运动起,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切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路径。精加工的进给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因此,确定进给路线的工作重点是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进给路线。
在数控车床加工中,加工路线的确定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应能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使加工路线最短,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3、尽量简化数值计算的工作量,简化加工程序;
4、对于某些重复使用的程序,应使用子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