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铂铑丝仪器是什么
❶ S型和B型快速热电偶,铂铑丝究竟在哪里
1、 【它和枪探头的那里“点”对上眼,就构成回路了】?
回答:插头芯的正.负极其引线均采用补偿线的(从这里起就已经没有铂铑丝了)
2、【其“热电偶”究竟在什么地方】?
回答:一般的测温枪的枪头都是可以拆卸的,所以铂铑丝也就只有在可以拆卸的枪头长度的那么一点(失望了吧!)
3、【这样一支枪,能有多重的铂铑在里面,有多长?】?
回答:一般只有可拆卸掉探头的长度,一般20、30、40、50CM都有!探头按30CM算的话铂铑丝也不会超过2.5克!
4、【还有,顺着枪杆出来的那两根线是否是补偿导线?】
回答:肯定是补偿导线,但是补偿导线≠铂铑丝,因为选用什么样的补偿导线,是根据热电偶本身的热电势所决定的,如果是S型的热电偶,一般选用SC,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是厂家提供的电缆是和B型的热电偶(我们一般叫双铂铑)配套的话,那就很有问题了,(很长需要慢慢看,也很重要!)
因为:分度号B的双铂铑(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是一个例外,它没有专用的补偿导线,或者换一句话说,在实际应用中,它一般没有必要使用补偿导线。双铂铑热电偶常用于1300~1600 ℃温度段的测温(≤1300℃ 通常采用铂铑-铂热电偶),其低温段的热电势出奇地低,如100℃时的热电势仅 0.033mV, 200℃时的热电势为0.178mV,与整个测温范围内(0~1800 ℃)每100℃的平均热电势为0 .700mV 比较,相差悬殊,所以即使不补偿,造成的误差也很小哎。例如当热端温度为1300℃和1600℃时,如参比端温度t1=100℃ 时,造成的误差为±3.0℃,如t1=120℃ 时,造成的误差为±5,.0℃ ,均达到使用普通级补偿导线 ±5℃的要求。但有一个例外,就是t1=200℃ 时,则可能造成±16.3℃的误差,因此对双铂铑热电偶来说,虽然在通常情况下可不使用补偿导线,但限制条件是参比端温度t1≤120℃,将造成较大的误差。(但试问有多少人用双铂铑测量200℃以下呢?)
所以结果来了,你库房里的800米电缆,也最多就可能是KX了!
另外,如果你手上有很多铂铑丝的话,就赶紧出手吧,最近价格比较高,但也可以联系我!嘿嘿!
----------------------------------------------------------------------
你可以忽视“电××”说的,一看就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我可以帮你算一下:按标准铂铑丝直径0.485(市面上的标准,也是厂家标准)(国家标准是¢0.5,但很难买),换算成一厘米的话应该有0.078,如果就算是5厘米的话应该也有 0.35克,可你瞧他给的重量“0.002克”,0.002克是个什么概念,我可以帮你们算一下5厘米长的铂铑丝才0.002克是个什么概念,换算成厘米就是0.003厘米,就是把150根铂铑丝并排放才能接近0.5厘米,请问楼下的,这样细的铂铑丝能测温吗?别说1000度了,800度不到就汽化了!还好意思出来说,把我们做温度传感器的行业的脸都丢光了!
❷ 这个是什么仪器
精密杠杆百分表
❸ 什么叫铂铑丝S
是热电偶里面的热电偶丝,主要有以下的型号S , R , B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
铂铑10-铂热电偶(S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S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10%,含铂为90%,负极(SN)为纯铂,故俗称单铂铑热电偶。该热电偶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
S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由于S型热电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符合国际使用温标的S型热电偶,长期以来曾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插仪器,“ITS-90”虽规定今后不再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查仪器,但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CCT)认为S型热电偶仍可用于近似实现国际温标。
S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R型热电偶)铂铑13-铂热电偶
铂铑13-铂热电偶(R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R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13%,含铂为87%,负极(RN)为纯铂,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
R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由于R型热电偶的综合性能与S型热电偶相当,在我国一直难于推广,除在进口设备上的测温有所应用外,国内测温很少采用。1967年至1971年间,英国NPL,美国NBS和加拿大NRC三大研究机构进行了一项合作研究,其结果表明,R型热电偶的稳定性和复现性比S型热电偶均好,我国目前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R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B型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B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B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30%,含铂为70%,负极(BN)为铂铑合金,含铑为量6%,故俗称双铂铑热电偶。该热电偶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800℃。
B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测温上限高等优点。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也可短期用于真空中,但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或含有金属或非金属蒸气气氛中。B型热电偶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不需用补偿导线进行补偿,因为在0~50℃范围内热电势小于3μV。
B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❹ 铂铑丝与铂金有什么不同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的,同涨同跌。同工业需求有关
铂铑丝有好几种。以铑的含量来区别,含7% 15% 30% 左右,铑的价格很贵,所以值钱
不知道回答是否让你满意
❺ 铂和铂铑丝用检测工具区分正负极
我是做热电偶的我来告诉你
根据经验来1用手摸,比较硬的是正极,比较软的是负极
2正极比负极稍为重一点
3用万用表来测量热电偶毫伏值,显示正数就是对应万用表正负,反之亦然
❻ CRY-1差热分析仪上的红蓝线代表什么,谁能给我讲讲这个机器的工作原理呢
差热分析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具有不同自由电子束和逸出功的两种金属相接触时会产生接触电动势。如图1所示,当金属丝A和金属丝B焊接后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焊点的温度t1和t2不同就会产生接触热电势,闭合回路有电流流动,检流计指针偏转。接触电动势的大小与t1、t2之差成正比。如把两根不同的金属丝A和B以一端相焊接(称为热端),置于需测温部位;另一端(称为冷端)处于冰水环境中,并以导线与检流计相连,此时所得热电势近似与热端温度成正比,构成了用于测温的热电偶。如将两个反极性的热电偶串联起来,就构成了可用于测定两个热源之间温度差的温差热电偶。将差热电偶的的一个热端插在被测试样中,另一个热端插在待测温度区间内不发生热效应的参比物中,试样和参比物同时升温,测定升温过程中两者温度差,就构成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1差热分析仪
差热分析仪一般由加热炉、试样容器、热电偶、温度控制系统及放大、记录系统等部份组成。其装置见图2。
加热炉是加热试样的装置。作为差热分析用的电炉需满足以下要求:炉内应有一均匀温度区,以使试样能均匀受热;程序控温下能以一定的速率均匀升(降)温,控制精度要高;电炉的热容量要小,以便于调节升、降温速度;炉子的线圈应无感应现象,以防对热电偶产生电流干扰;炉子的体积要小、重量要轻,以便于操作和维修。
根据发热体的不同可将加热炉分为电热丝炉、红外加热炉和高频感应加热炉等形式。按炉膛的形式可分为箱式炉、球形炉和管状炉,其中管状炉使用最广泛。若按炉子放置的形式又可分为直立和水平两种。作为炉管的材料和发热体的材料应根据使用温度的不同进行选择,常用的有镍铬丝、鏮钛丝、铂丝、铂铑丝、钼丝、硅碳棒、钨丝等,使用温度范围从900℃到2000℃以上。
为提高仪器的抗腐蚀能力或试样需要在一定的气氛下观察其反映情况,可在炉内抽真空或通以保护气氛及反应气氛。
用于差热分析的试样通常是粉末状。一般将待测试样和参比物先装入样品坩埚内后置于样品支架上。样品坩埚可用陶瓷质、石英玻璃质、刚玉质和钼、铂、钨等材料。作为样品支架的材料,在耐高温的条件下,以选择传导性能好的材料为宜。在使用温度不超过1300℃时可采用金属镍或一般耐火材料作为样品支架。超过1300℃时则以刚玉质材料为宜。
热电偶是差热分析中关键的元件。要求热电偶材料能产生较高的温差电动势并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测温范围广,且在高温下不受氧化及腐蚀;电阻随温度变化要小,导电率要高,物理稳定性好,能长期使用;便于制造,机械强度高,价格便宜。
热电偶材料有铜-康铜、铁-康铜、镍铬-镍铝、铂-铂铑和铱-铱铑等。一般中低温(500-1000℃)差热分析多采用镍铬-镍铝热电偶,高温(>1000℃)时用铂-铂铑热电偶为宜。
热电偶冷端的温度变化将影响测试结果,可采用一定的冷端补偿法或将其固定在一个零点,例如置于冰水混合物中,以保证准确的测温。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加热器、冷却器、温控元件和程序温度控制器组成。由于程序温度控制器中的程序毫伏发生器发出的毫伏数和时间呈线性增大或减小的关系,可使炉子的温度按给定的程序均匀地升高或降低。升温速率要求在1-100℃/min的范围内改变,常用的为1-20℃/min。该系统要求保证能使炉温按给定的速率均匀地升温或降温。
信号放大系统的作用是将温差热电偶所产生微弱的温差电势放大;增幅后输送到显示记录系统。
显示记录系统的作用是把信号放大系统所检测到的物理参数对温度作图。可采用电子电位差记录仪或电子平衡电桥记录仪、示波器、X—Y函数记录仪以及照相式的记录方式等以数字、曲线或其它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
该系统的作用是将所检测到的物理参数对温度的曲线或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结果和数据由打印机输出。它包括专用微型计算机或微机处理。
在差热分析中温度的测定至关重要。由于各种DTA仪器的设计、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测温的方法各有差别,测量结果会相差很大。为此ICTA公布了一组物质列于表1,以它们的相变温度作为温度的标准,进行温度校正。
表1ICTA推荐的温度标定物质
物质 转变相 平衡转变温度(℃) DTA平均值【外推起始温度(℃);峰温(℃)】
KNO3 S-S 127.7 128 135
In(金属) S-L 157 154 159
Sn(金属) S-L 231.9 230 237
KClO4 S-S 299.5 299 309
Ag2SO4 S-S 430 424 433
SiO2 S-S 573 571 574
K2SO4 S-S 583 582 588
K2CrO4 S-S 665 665 673
BaCO3 S-S 810 808 819
SrCO3 S-S 925 928 938
2.差热分析曲线
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的规定,差热分析DTA是将试样和参比物置于同一环境中以一定速率加热或冷却,将两者间的温度差对时间或温度作记录的方法。从DTA获得的曲线试验数据是这样表示的:纵坐标代表温度差ΔT,吸热过程显示一个向下的峰,放热过程显示一个向上的峰。横坐标代表时间或温度,从左到右表示增加。如图3所示。
图中:
基线:指DTA曲线上ΔT近似等于0的区段,如oa、de、gh。如果试样和此外的热容相差较大,则易导致基线的倾斜。
峰:指DTA曲线离开基线又回到基线的部分。包括放热峰和吸热峰,如abd、efg。
峰宽:指DTA曲线偏离基线又返回基线两点间的距离或温度间距,如ad或Td-Ta。
峰高:表示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最大温度差,指峰顶至内插基线间的垂直距离,如bi。
峰面积:指峰和内插基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
外延始点:指峰的起始边陡峭部分的切线与外延基线的交点。如J点。
在DTA曲线中,峰的出现是连续渐变的。由于在测试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高于中心的温度,所以放热的过程由小变大,形成一条曲线。在DTA的a点,吸热反应主要在试样表面进行,但a点的温度并不代表反应开始的真正温度,而仅是仪器检测到的温度,这与仪器的灵敏度有关。
峰温无严格的物理意义,一般来说峰顶温度并不代表反应的终止温度,反应的终止温度应在bd线上的某一点。最大的反应速率也不发生在峰顶而是在峰顶之前。峰顶温度仅表示试样和参比物温差最大的一点,而该点的位置受试样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峰温一般不能作为鉴定物质的特征温度,仅在试样条件相同时可作相对比较。
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对大量的试样测定结果表明,外延起始温度与其他实验测得的反应起始温度最为接近,因此ICTA决定用外延起始温度来表示反应的起始温度。
-------------------------------------------------
在一张记录纸上记录多个曲线时,会用不同颜色表示一定意义的曲线,如:
图线意义:红线——T,紫线——DTA,蓝线——DTG,绿线——TG,一般,都会在适当地方注明每个曲线的含义。
❼ 铂铑丝可用来打戒指吗
这个问题回答好多次了,当然可以做戒指,就是外观不好看,另外不要把材料放在加工处,加工过程中要小心,以防被换和掺假。
❽ 铂铑丝的成份是什么,旧铂铑丝多少钱一克
铂铑丝,以铂为主要成分,参杂铑元素。铑元素符号Rh
铑元素与铂元素的比例根据分度号的不同而不同!
旧铂铑丝 回收价格(大致价格)
分度号是B的550元每克,是s的400元每克,是r的300元左右
❾ 铂铑丝1米 重量
不懂就不要瞎说OK?哪里有什么“一般”“左右”?都是贵金属好不好,专相差一克都得好多钱勒,S型和属B型的有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是¢0.5mm 允许偏差±0.015mm,现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海合金丝厂,它厂里的S型和B型标准是¢0.485mm,重量一定是:7.8克/米(没有什么左右的),
0.45标准是7.237克/米
0.4标准是6.432克/米
❿ 铂铑丝谁能讲解下
是热电偶里面的热电偶丝,主要有以下的型号S , R , B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
铂铑10-铂热电偶(S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S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10%,含铂为90%,负极(SN)为纯铂,故俗称单铂铑热电偶。该热电偶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
S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由于S型热电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符合国际使用温标的S型热电偶,长期以来曾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插仪器,“ITS-90”虽规定今后不再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查仪器,但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CCT)认为S型热电偶仍可用于近似实现国际温标。
S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R型热电偶)铂铑13-铂热电偶
铂铑13-铂热电偶(R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R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13%,含铂为87%,负极(RN)为纯铂,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
R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由于R型热电偶的综合性能与S型热电偶相当,在我国一直难于推广,除在进口设备上的测温有所应用外,国内测温很少采用。1967年至1971年间,英国NPL,美国NBS和加拿大NRC三大研究机构进行了一项合作研究,其结果表明,R型热电偶的稳定性和复现性比S型热电偶均好,我国目前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R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B型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B型热电偶)为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其正极(B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其中含铑为30%,含铂为70%,负极(BN)为铂铑合金,含铑为量6%,故俗称双铂铑热电偶。该热电偶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800℃。
B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测温上限高等优点。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也可短期用于真空中,但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或含有金属或非金属蒸气气氛中。B型热电偶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不需用补偿导线进行补偿,因为在0~50℃范围内热电势小于3μV。
B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