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包括哪些重要类别
『壹』 仪器分析的重点是什么
1、理解仪器原理
2、掌握仪器基本单元(结构)
3、仪器使用经验
『贰』 传统分析化学主要有哪些类别
1、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3、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4、常量专分析、微量分析,痕属量分析
5、含量分析、结构分析、状态分析
6、无损分析、微区分析
化学分析还分为:滴定分析、重量分析
仪器分析分为:光学仪器分析、电化学仪器分析、谱学仪器分析等等。
『叁』 化工中仪器分析有哪些
化工中仪器分析有哪些
仪器分析法包括:
1)光学分析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发射光专谱法及荧光分析属法等
2)电化学分析法,常用的有电位法、电导法、电解法、极谱法和库化分析法等
3)色谱分析法,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和纸层分析法等
4)其它分析法,如质谱分析法、 X-射线分析法、放射化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等
『肆』 仪器分析更适合用于哪些类型的分析
分为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三种类型。
光谱法可以分为原子光谱(主要用来测定元素含专量的,属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等),分子光谱(确定或者辅助确定分子结构的,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色谱法大致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凝胶色谱、离子色谱等。
此外,电泳技术和色谱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但是一般区别对待。
色谱与电泳技术用作混合物的分离,具备一定的定性功能。
质谱用来确定分子结构。
此外 还有其他的仪器分析技术 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请楼下补全
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可分为四类。
它们分别是: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
『伍』 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陆』 仪器分析有哪些
色谱分析 光谱分析 X射线分析 热学分析 先进涂层分析
『柒』 按照使用原理,仪器分析分为哪几种类型
分为抄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三种类型。
光谱法可以分为原子光谱(主要用来测定元素含量的,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等),分子光谱(确定或者辅助确定分子结构的,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色谱法大致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凝胶色谱、离子色谱等。
此外,电泳技术和色谱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但是一般区别对待。
色谱与电泳技术用作混合物的分离,具备一定的定性功能。
质谱用来确定分子结构。
此外 还有其他的仪器分析技术 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请楼下补全
『捌』 仪器分析的分类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仪器分析方法所包括的分析方法很多,有数十种之多。每一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不同,所测量的物理量不同,操作过程及应用情况也不同。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是分析化学(analyticalchemistry)的两个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分析对象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微量(0.1~10mg)、超微量(<0.1mg)组分的分析,灵敏度高;而化学分析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常量(>0.1g)组分的分析,准确度高。
仪器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法等。
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
2、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
3、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低达1%~10%。
4、快速:例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
5、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直径为?级)分析,或试样可回收。
6、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放射性分析法还可作痕量杂质分析。
7、专一性强:例如,用单晶X衍射仪可专测晶体结构;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可测指定离子的浓度等。
8、便于遥测、遥控、自动化:可作即时、在线分析控制生产过程、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
9、操作较简便:省去了繁多化学操作过程。随自动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操作将更趋于简化。
10、仪器设备较复杂,价格较昂贵。[1]
重要意义
仪器分析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问世以来,不断丰富分析化学的内涵并使分析化学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析化学将面临更深刻、更广泛和更激烈的变革。现代分析仪器的更新换代和仪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是这些变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仪器分析在高等院校分析化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许多地方高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从容迎接和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已将仪器分析列为化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故编写适应地方高校有关专业使用的仪器分析教材是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仪器分析就是利用能直接或间接地表征物质的各种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理性质等)的实验现象,通过探头或传感器、放大器、分析转化器等转变成人可直接感受的已认识的关于物质成分、含量、分布或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仪器分析是利用各种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电学、光学、精密仪器制造、真空、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探知物质化学特性的分析方法。因此仪器分析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科技分支。 仪器分析的发展极为迅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