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仪器 » 什么时候数控车床

什么时候数控车床

发布时间: 2021-02-16 23:19:51

数控车床,何时使用G41G42,请举例说明有说也可以不用的,有点迷茫,望解惑

也可以不用的,但是必需的考虑刀尖圆弧。

G40/G41/G42刀尖半径补偿功能。

编程时,通常回都将答车刀刀尖作为一点来考虑,但实际上刀尖处存在圆角,如图所示。当用按理 论刀尖点编出的程序进行端面,外径、内径等与轴线平行或垂直的表面加工时,是不会产生误差的。

但在进行倒角、锥面及圆弧切削时,则会产生少切或过切现象。具有刀尖圆弧自动补偿功能的数控 系统能根据刀尖圆弧半径计算出补偿量,避免少切或过切现象的产生。


(1)什么时候数控车床扩展阅读:

把这个原则用于刀具补偿,应当分别以 X 和 Z 的基准点来测量刀具长度刀尖半径 R,以及用 于假想刀尖半径补偿所需的刀尖形式号 0~8。

当刀刃是假想刀尖时,切削进程按照程序指定的形状执行不会发生问题。不过,真实的刀刃是 由圆弧构成的 (刀尖半径),在圆弧插补的情况下刀尖路径会带来误差。

补偿的原则取决于刀尖圆弧中心的动向,它总是与切削表面法向里的半径矢量不重合。因此, 补偿的基准点是刀尖中心。通常,刀具长度和刀尖半径的补偿是按一个假想的刀刃为基准,因此为 测量带来一些困难。

❷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车床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哪个国家

车床又称机床,使用车床的工人称为“车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车床被认为是所版有设备的工作“母机”。车床权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以圆柱体为主,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铣床和钻床等旋转加工的机械都是从车床引伸出来的。在我国香港等地也有人叫旋床。[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52年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铣床。1955年用于制造航空零件的数控铣床正式问世!以后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相继开始开发,研制和应用数控机床。
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于1958年,由清华大学研制最早的样机!1966年我国诞生了第一台用直线——圆弧插补的晶体管数控系统。1970年初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❸ 第一台数控机床是那年诞生的

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于上个世纪1947年提出,于1951年诞生。

1947年,约翰·帕森斯是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特拉弗斯城的帕森斯工厂的负责人。这家工厂生产直升机旋翼。在当时,数字计算机仍属于一种庞然大物,但会计师使用的穿孔卡式计算机到处可见。

帕森斯遂租用了一台IBM会计计算机来计算某些设计参数,因为直升机旋翼叶片的形状是由复杂方程式来确定的。

为了制造叶片型板,工人们通常在最开始时,先标刻确定型板曲线的17个点,每一次都得很费力地用计算尺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这些点连在一起,手工画出型板的轮廓,剪裁出大致的形状,最后再锉成所要求的规格。在这一过程中,即使熟练工人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导致型板损坏,并浪费了很多时间。

但是勇于探索的帕森斯在使用IBM会计计算机的过程中获得了新创意。他要求一名叫弗兰克·斯图兰的员工利用计算机沿轮廓边缘计算了200个点,然后让机工在这200组坐标点中的每一个坐标点处钻孔,随着各个孔接近到足以重叠时,型板的轮廓大体已定,不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切削。

机工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移动加工平台到所要求的坐标点,钻一个孔,再移动到下一个坐标点,再钻一个孔,然后就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将所有坐标孔钻完。

该技术仍然靠人力来操作机器,而此时帕森斯又设想到了自动化过程的下一步———通过穿孔卡靠数字下达指令的、由马达驱动的机器。帕森斯将这一设想送交给美国空军。

当时美国空军马上将一个合同交与帕森斯。虽然最终空军将计划的控制权又交给了麻省理工学院,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参加和协助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们正式制成了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样机,成功地解决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复杂零件加工的自动化问题。

(3)什么时候数控车床扩展阅读:

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全名约翰·威尔金森)发明了较精密的炮筒镗床。次年,他用这台炮筒镗床镗出的汽缸,满足了瓦特蒸汽机的要求。为了镗制更大的汽缸,他又于1775年制造了一台水轮驱动的汽缸镗床,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从此,机床开始用蒸汽机通过曲轴驱动。

1797年,英国人莫兹利创制成的车床由丝杠传动刀架,能实现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这是机床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莫兹利也因此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

19世纪,由于纺织、动力、交通运输机械和军火生产的推动,各种类型的机床相继出现。

1817年,英国人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1818年美国人惠特尼(全名伊莱·惠特尼)制成卧式铣床;1876年,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发明滚齿机和插齿机。

二十世纪初,为了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夹具和螺纹加工工具,相继创制出坐标镗床和螺纹磨床。同时为了适应汽车和轴承等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又研制出各种自动机床、仿形机床、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

美国人诺顿于1900年用金刚砂和刚玉石制成直径大而宽的砂轮,以及刚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发展,使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精密化的新阶段。

1920年进入半自动化时期。在1920年以后的30年中,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半自动化时期,液压和电气元件在机床和其他机械上逐渐得到了应用。1938年,液压系统和电磁控制不但促进了新型铣床的发明,而且在龙门刨床等机床上也推广使用。

1950年进入自动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数控和群控机床和自动线的出现,机床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自动化时期。数控机床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后,运用数字控制原理,将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换刀具的操作数码和文字码作为信息进行存贮,并按其发出的指令控制机床,按既定的要求进行加工的新式机床。

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铣床)诞生(1951年)。数控机床的方案,是美国的帕森斯(全名约翰·帕森斯)在研制检查飞机螺旋桨叶剖面轮廓的板叶加工机时向美国空军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参加和协助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

1951年,他们正式制成了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样机。1958年,美国研制成能自动更换刀具,以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

❹ 数控车床诞生于什么年代

数控来(英文名字:Numerical Control 简称:NC)技术自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数控一般是采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因此数控也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国外一般都称为CNC,很少再用NC这个概念了。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 数控机床(2张)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
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
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❺ 数控机床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于美国,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发明的。

数控机床是内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容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下面分别对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概要说明。

加工中心

第一台加工中心是1958年由美国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它在数控卧式镗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换刀装置,从而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后即可进行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多种工序的集中加工。加工中心是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经一次装夹后,能对两个以上的表面完成多种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种换刀或选刀功能,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❻ 第一台数控机床是在哪一年研制出的呢

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1949年,该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开始数控机床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制造领域中数控加工时代的开始。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只在航空工业等少数有特殊需要的部门用来加工复杂型面零件;1959年,制成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体积缩小,成本有所下降;1960年以后,较为简单和经济的点位控制数控钻床,和直线控制数控铣床得到较快发展,使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各部门逐步获得推广。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成功试制出配有电子管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配有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第五代与第三代相比,数控装置的功能扩大了一倍,而体积则缩小为原来的1/20,价格降低了3/4,可靠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❼ 数控机床诞生时间

1948 年美国帕森斯(P—来ns)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自机叶片轮廓检验样板的机床时,首先 提出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复杂曲线样板的新概念。 1952 年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 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其数控系统采用 脉冲乘法器原理,全部由电子管元件组成,虽然体积庞大,功能简单,但却意义重大,标志着机械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8 年我国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开始研 制数控机床,1965 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开始生产三坐标数控铣床。

❽ 数控机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一台数控机床是在1952年研制出来的

❾ 什么叫数控车床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控制单元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 ●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数控车床就是数控机床中的一个类别

❿ 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于什么时候

美国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数控车床后,机床制造业就进入了数控时代。

金属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属形状。去除材料,主要靠车和铣,车床发展为数控车床,铣床发展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机床,可以让复杂零件在精度和形状上一次到位,例如,飞机上的一个复杂零件,以前由很多种工人:车工、铣工、磨床工、画线工、热处理工用好几个月干,其中还有报废的,最新的复合数控机床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全干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设计的还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着寿命长,可靠性好。

普通发展到数控,一个人顶原来的十个,在精度上,更是没法说,适应性上,零件变了,换个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为最低,以前在工厂,谁要时会车涡轮、蜗杆,没个10年8年的不行,要是谁掌握了,那牛得很。现在用数控设备,只要你会编程,把参数输进去就可以了,很简单,刚毕业的技校学生都会,而且批量的产品质量也有保证。

虽然,美国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数控机床的发展,还是要数德国。德国本来在机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无非就是搞机电一体化,机械方面德国已没问题,剩下的就是电子系统方面,德国的电子系统工业本来就强大,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就执机床界的牛耳了。

生产一根轴,苏联的方式是建一个专用生产线,用多台专用机床,好处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这根轴的参数发生了变化,这条线就报废了,生产人员也就没事做了。

现代的生产也有大批量生产,但主要是单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种,只要你的设备是数控的,适应起来就快。专业机床的路子已经到头了,西方走的路和前苏联不一样,当年的“东芝”事件,就是**东芝卖给苏联了几台五轴联动的数控铣床,让苏联在潜艇的推进螺旋桨上的制造,上了一个档次,让美国的声纳听不到潜艇声音了,所以美国要惩处东芝公司。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24 20:18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北京第一机床厂试制了中国第一台X53K1三坐标数控机床。它是北京第一机床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结晶,在中国数控机床领域的空白纸页上,开始写下:第一台,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试制成功数拄机床。试制这样一台机床,美国用了4年时间,英国用了两年半,日本正在大踏步前进。当时“数控”这种尖端技术对中国是绝对封锁的。这台机床的数控系统,当时在中国是第一次研制,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机和较完整的技术资料。参加研制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学生等,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只凭着一页“仅供参考”的资料卡和一张示意图,攻下一道又一道难关,用了9个月的时间终于研制成功数控系统,由它来控制机床的工作台和横向滑鞍以及立铣头进给运动,实现了三个坐标联动。这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为中国机械工业开始高度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