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为什么易发生焊接质量问题
㈠ 下雨时对焊接有哪些影响
下雨时对焊接影响:
1. 浑浊的水是导电的, 所以很容易会导致漏电。 焊机工作本身是个降压变压器,工作时焊把线与工件、焊机连接成回路造成焊点短路而进行焊接作业,此时电压为零,但实际上,未焊接时焊把线处电压仍然是有六七十幅,因为下雨潮湿,焊工手套也可能湿透到点,仍然能造成人员伤亡
2 .在雨天焊接, 夹杂水导致钢板之间的焊缝不融合,焊接质量不好 。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
2、单独加热熔点较低的焊料,无需熔化工件本身,借焊料的毛细作用连接工件(如软钎焊、硬焊);
3、在相当于或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下辅以高压、叠合挤塑或振动等使两工件间相互渗透接合(如锻焊、固态焊接)。
依具体的焊接工艺,焊接可细分为气焊、电阻焊、电弧焊、感应焊接及激光焊接等其他特殊焊接。
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㈡ 下雨天做电焊有啥弊端
以前报道过一篇新闻说的是一个电焊工在下雨天在工地上施工因主电线漏电跟雨水连续专到施工的钢筋上属,主线上的表皮破口渗透进漏电处发热并开始溶化电线外皮,外皮熔化后跟施工的钢筋通电,正在作业的工人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当场击毙,尽管穿了保护鞋但是因为雨水慢慢湿透了全身和手套,雨水把人和钢筋连续在一起。。。
㈢ 常见的焊接质量问题有哪些
埋弧焊的质量一来般好点源,不太容易出缺陷,但薄板焊接要注意工艺,电流太大易咬边、焊穿。
气保焊的主要是气孔、未焊透。
焊条:夹渣、气孔、裂纹(酸性焊条容易出)。
薄板:变形、夹渣,角焊缝容易出热裂纹。
厚板:裂纹、夹渣等。
跟你的施焊方法有关。
焊接时,如果要求相对无痕焊接,则可以加大下电极的平面直径,上电极可以设计相对小,因为一般点焊机的控制器都设置有焊接维持时间,一个焊接工序完成后,板材还在下电极上,焊接后的热量如果不能迅速散去,则会导致焊接影响区变大,这样无痕的效果会很差,所以尽量加大下电极的直径,并且配合以那种冷水作为循环水,这样焊接完成后效果肯定不错。
㈣ 为什么下雨天不能漏天操作电焊呢
我是焊接出身的 有2个原因 1 浑浊的水是导电的 所以很容易会导致 漏电 2 在雨天焊接 夹杂水 导致钢板之间的焊缝不融合 焊接质量不好
㈤ 为什么雨天焊接不好
雨天空气潮湿,焊条啊,板材啊表面不干燥,这样焊接容易出现焊接缺陷,气孔啥的,其实雨天也能焊,主要是焊接前把焊条和焊接件烘干即可
㈥ 雨季露天焊接易发生什么质量问题焊接前应采取什么措施
得根据你用什么焊接方式来分析了。一般会发生,气孔和熔深不够,夹杂等
雨天焊接得有避雨装置,开始焊接的时候得用气体烘干,还要注意避免电击事故发生,最好是避免下雨焊接。
雨后焊接得注意去除铁锈。
㈦ 雨天对钢筋的焊接质量有那些影响
接头温度急剧降低,增加接头脆性
㈧ 钢筋焊接出现质量问题原因是什么
钢筋焊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截面总数量的50%,接头需要错开至少1米,太短了不行了,不能用在工程上
㈨ 为什么下雨天不能焊接
1、浑浊的水是导电的, 所以很容易会导致漏电。 焊机工作本身是个降压变压器,工作时焊把线与工件、焊机连接成回路造成焊点短路而进行焊接作业,此时电压为零,但实际上,未焊接时焊把线处电压仍然是有六七十幅。因为下雨潮湿,焊工手套也可能湿透到点,仍然能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是不允许下雨天焊接的。
2、在雨天焊接, 夹杂水导致钢板之间的焊缝不融合,焊接质量不好 。电焊是利用焊条通过电弧高温融化金属部件需要连接的地方而实现的一种焊接操作。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常用的220V或380V电压,通过电焊机里的变压器降低电压,增强电流,并使电能产生巨大的电弧热量融化焊条和钢铁,而焊条熔融使钢铁之间的融合性更高。电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因电弧焊使用电源,其产生的高温电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
(9)雨天为什么易发生焊接质量问题扩展阅读:
电焊是在19世纪末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885年俄国H.H.别纳尔多斯发现了碳极电弧。
1887年美国E.汤姆森(Elihu Thomson)发明了用于薄板焊接的电阻焊。
20世纪初,手弧焊已进入实用阶段。20年代美国制成了自动电弧焊机。
1930年美国发明了埋弧焊。
40年代和50年代初,钨极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相继在美国和苏联问世,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
1951年苏联发明了电渣焊,成为大厚度焊件的高效焊接方法。
50年代中,超声波焊、摩擦焊和扩散焊又相继在美国和苏联问世。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出现的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标志着高功率密度熔焊的发展,使得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得以焊接。
如今电焊已广泛用于机械、电子、建筑、船舶、航天、航空、能源等各工业部门中。电焊钢结构件的重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约45%。铝和铝合金的焊接结构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展望未来,一方面是新的电焊方法、电焊设备和电焊用材料将得到进一步开发,焊接工艺性能和焊接质量将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焊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机械手将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