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件为什么淬火
⑴ 什么是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1)焊接件为什么淬火扩展阅读:
淬火保温时间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
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一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响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测定其HRC值。淬火的薄硬钢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测定HRA值,而厚度小于0.8mm的淬火钢板、浅层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径小于5mm的淬火钢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定其HRC值。
在焊接中碳钢和某些合金钢时,热影响区中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
由于淬火后金属硬而脆,产生的表面残余应力会造成冷裂纹,回火可作为在不影响硬度的基础上,消除冷裂纹的手段之一。
淬火对厚度、直径较小的零件使用比较合适,对于过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够,渗碳也存在同样问题,此时应考虑在钢材中加入铬等合金来增加强度。
淬火是钢铁材料强化的基本手段之一。钢中马氏体是铁基固溶体组织中最硬的相,故钢件淬火可以获得高硬度、高强度。但是,马氏体的脆性很大,加之淬火后钢件内部有较大的淬火内应力,因而不宜直接应用,必须进行回火。
⑵ 淬火件断裂怎样用电焊焊接不另外炸裂
淬火件断裂怎么样用电焊焊接不产生裂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
一、焊接专工艺方面
1)通过属淬火件的预热处理和焊后缓冷较少应力影响而裂纹。
2)从热处理方面去了解一下此工件的退火工艺,将已经淬火过后的母体退火以后然后再焊接也是一种减少裂纹风险的手段。
二、焊接材料方面
淬火后的产品淬硬性一般比较强,这个时候需要抗裂性能好,并且机械抗拉强度及韧性要好的焊接材料来焊接,比如如果是铸铁的材质选用抗裂性能好一些的WEWELDING777铸铁焊条,如果是合金钢的材质选用WEWELDING600合金钢焊条。
三、焊接规范方面
严格按照对应高抗裂性能的焊条选用不同的焊接规范,电流参数,焊接手法的控制,及焊接过程温度的控制这个需要在焊接的时候特别注意,并且在焊接之前可以做一下废件的工艺评定。
综合上述三点,主要从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规范方面来改善。
⑶ 铸造件,焊接件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那种热处理
1、灰铸铁件:一般进行石墨化退火、去应力退火、表面淬火等之类的热处理;回球墨铸铁:可以进行答各种退火、正火、淬火、等温淬火、表面处理、化学热处理。
2、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叫铸造。用铸造方法获得铸件叫铸造件。铸件结构设计:保证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考虑铸造工艺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铸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对铸件的质量、生产率及其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3、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⑷ 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内焊前容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
⑸ 一般是焊后在淬火好,还是淬火后在焊好
不锈钢结构件焊接后是否需要淬火,与加工工艺有关。
看你具体是哪种不锈钢,如果奥氏体不锈钢的结构件消除焊接应力的话,温度应在850℃以上,且应快冷(奥氏体不锈钢在475~850℃加热时,会产生晶间腐蚀),如果怕变形的话,一可以采用300~350℃,不过应延长保温时间;
如果是马氏体不锈钢的话,消应力温度温度一般低于该材质回火温度20℃左右。
在热处理时一定要使用母材相对应的淬火介质,甚至是冷却速度更慢的淬火介质,因为如果第一步的均匀化退火没做好,焊缝熔合线位置特别容易开裂;如果强度上没有要求,则使用A不锈钢焊材进行焊接,焊后去应力回火,这样的处理可以很有效的防止开裂,但强度上焊缝和热影响区均比母材差。
⑹ 焊接管箱为什么要做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主要是为了降低或者消除焊缝产生的应力。
焊接产生的应力会加剧应力集中,降低工件的疲劳寿命。
⑺ 焊接淬火
不会的,熔点1130
⑻ 焊接接头的热处理目的是什么哪些焊接的焊件不需要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是把焊件整体或局部(焊接接头)均匀地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的过程。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达到下述目的:
其一,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使淬硬区软化,降低硬度,提高冲击韧性和蠕变极限,防止焊接结构的脆性坡破坏。
其二,使焊接残余应力松弛,防止产生延迟裂纹,提高焊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其三,提高焊件接头的抗腐蚀性能。
焊后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高温回火、正火及提高铬镍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固熔处理。
焊后回火可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稳定组织,同时可使焊缝和热影响区中的氢及时逸出。对于强度较高、淬硬倾向较大的焊接接头,焊后回火还能起到提高塑性和韧性的作用。
正火用来改善钢的组织、细化晶粒和均匀化学成分,从而提高焊接接头的各种机械性能。
固熔处理是将铬镍不锈钢加热至920-1150C,并以较快的速度冷却,从而消除晶间腐蚀,使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提高,固熔处理一般是整体均匀加热,而不采用局部加热方法。
为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接接头或整个焊接结构的性能,最有效的措施是对焊件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方法热处理规范,应根据结构材料、焊缝化学成分和焊件的用途来选择。
在300C以下的回火称为低温回火。低温回火适用于预先经过淬为和回为的具有较高硬度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其目的是防上产生裂纹。低温回火不能降底原有的硬度,不能改善加工性能,不会引起结构的变形,也不能防止结构在使用中发生变形。
将碳钢和低合金钢在400C左右回火,称为中温回火。回火温度为500-650C,称为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和中温回火,主要用来提高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也可以降低焊缝硬度,改善机械加工性能。
高温回火和中温回火时,其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形,对于精加工后的结构不宜采用。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缝,可以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的目的。
对于重要结构,要求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时,必须采用先正火随后立即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既能消除内应力和改善接头组织,又能提高接头的韧性和疲劳强度。
焊接结构几种常用材料的焊后热处理规范见表。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一般根据板厚按表确定,但最短不小于30分钟,最长不应超过3小时。
⑼ 焊接件的热处理为什么能够消除焊接件的内应力
在焊接过程中,其实进行的就是一个冶金的过程,金属粒子晶间排列会有变化,版导致应力的权存在。经过加热后,仅仅是一种物理变化,改善晶间结构,使得晶间结构更加稳定,这样就消除了不稳定的应力,减少金属断裂的风险。
仅供参考。谢谢!
⑽ 焊接件淬火
焊接件有淬火工艺吗?应该是焊接前对各个工件进行热处理,处理后再焊接。焊接件只有退火消除应力。焊缝最怕淬硬开裂.......你还要淬火....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