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最主要的安全技术是什么
1. 焊接安全技术的介绍
《焊接安全技术》是《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焊接版安全技术(2版)》从焊接权的基本原理、工艺要点、操作规程以及所用的焊接设备、工具等的使用安全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指出焊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以及对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焊接安全技术(2版)》较第一版在内容上有所充实,特别是对焊接材料、焊接设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简述了特殊焊接作业的安全要求以及防护措施。
2. 焊接最主要的技术都是哪些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答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3. 焊接安全技术的内容简介
《焊接安全技术》是《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焊接安全技术(2版)》从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要点、操作规程以及所用的焊接设备、工具等的使用安全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指出焊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以及对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焊接安全技术(2版)》较第一版在内容上有所充实,特别是对焊接材料、焊接设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简述了特殊焊接作业的安全要求以及防护措施。
【著 作 者】 都市新典
【出 版 社】 其他
【I S B N 】 66Q13
【出版日期】 2007-9-1
【定 价】 390 元
【天 下 价】 312 元
【立即节省】 78 元
【特别提示】本书免费普通挂号邮寄
焊接作业中面临着触电、中毒、火灾、爆炸等诸多危险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焊工是特殊工种,按国家规定,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才准上岗独立操作,而且还专定期参加复审。由于焊接作业危险性大,安全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技术要求严格的特点,我们特推出《焊接安全技术》音像教材,以满足焊工安全培训的需要,本片可作为焊工,专业人员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培训辅导教材,是焊接作业人员的良师益友。
◇ 规格
4盘vcd
4. 焊接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需要与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接触;
2、焊接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噪声和射线等。
5. 焊接的电气安全技术主要有几点
①做好个人防护(来工作前要戴自好手套,穿好绝缘鞋和工作服)。
②工作前要检查设备、工具的绝缘层是否有破损现象,焊机接地,接零及焊机各接点是否良好。
③在搬运、检修焊机、更换保险丝、改变极性,改接二次回路时,需先切断电源。
④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并站在侧面,以防止电弧火花灼伤面部。
⑤更换焊条时,一定要戴好绝缘手套,对于空载电压和工作电压较高的焊接操作,还应在工作台附近地面上铺上绝缘胶皮或其它绝缘材料。
⑥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工件上。
⑦在带电的情况下,不要将焊钳夹在腋下去搬弄焊件或电缆绕挂在脖颈上。
⑧在狭小的苍室或容器内焊接时,要设有监护人员。
⑨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轴道或其它金属搭起来作为导线使用。
⑩避免焊机超负荷运行使绝缘损坏或设备烧损。
6. 焊接工作的安全技术有哪些内容
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2、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3、作业时跟班领导一定要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在现场将措施落实到位,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焊、割等设备的运输执行有关运输安全措施。氧气瓶、乙炔瓶在装卸、运输时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同车,必须轻装轻放、绑扎牢固,防止滚动。氧气瓶上应装设防震胶圈,搬运前检查安全帽是否拧紧。
5、工作场所必须选择在安全地点,顶板鳞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在综采工作面作业必须将护帮打出去。
6、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不能有液压油、机油、棉纱、风筒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上述工作地点应至少备有2个干粉灭火器和0.2m3灭火砂
7、作业之前利用清水对作业地点10米内煤尘、浮煤进行冲洗清理,气割、焊接结束后再次冲洗。
8、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抵挡火星。
9、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作业过程中要求安监员和瓦检员在现场监督检查,并且瓦检员每隔30分钟测一次瓦斯浓度,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0.5%时不得作业。
10、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11、电焊和气割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专用手套、焊帽或专用防护眼镜,衣领袖口必须全部扎紧。
12、所有使用电焊设备必须完好,接线符合完好标准。气割用具必须完好,气带接头连接处使用专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
13、气割使用的氧气、乙炔瓶,间距必须保持在5米以上。
14、使用电焊、气割时一定注意不得损坏设备其他部分,电缆管线等易燃物品,要用不燃性材料保护好。
15、在设备上焊接时,必须小心注意,防止损坏轴承、衬套、齿轮箱、铰接点和电机等。
16、在设备、开关等物体上焊接时必须停电后方可焊接。
17、在皮带机上方焊接时,带面必须用不燃性材料进行保护。
18、焊机接地点绝对不要接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因为电弧会在活塞杆上造成点蚀坑。
19、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水,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留守检查1h,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20、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相关设备、工具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现场,必须全部回收升井。
7. 焊接安全措施是什么
1、操作者必须按规定穿干燥清洁的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和绝缘鞋。
2、焊接工作开始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是否有损坏的地方。焊机的外壳接地和烛机的各接线点接触良好。不允许未进行安全检查就开始操作。
3、在狭小空间作业时,操作者脚下必须垫有橡胶板或其他绝缘垫。旁边有一名监 护人员随时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情况,一遇有危险情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4、推拉闸刀开关时,脸部不允许直对电闸,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烧伤面部。
5、更换焊条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能赤手操作。
6、身体出汗后衣服潮湿时,切勿在带电的钢板上或工件上,以防触电。
7、工作地点潮湿时,地面应铺有绝缘材料。
8、下列操作必须切断电源才能进行:
① 改变焊机接头时;
② 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
③ 更换保险装置时;
④ 焊机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
⑤ 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工作现场时。
二、 气焊与气割安全控制措施
1、使用乙炔瓶时应注意:
①禁止敲击、碰撞。②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③夏季要防止曝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空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水平距离)。④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⑤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⑥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乙炔瓶要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⑦乙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超过1.5~2.0m3/时•瓶。⑧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⑨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储存间与明火散火地点的距离不小于15m。⑩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其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2、使用氧气瓶时应注意:
①氧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严禁曝晒,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并不能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应避免受到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拴挂。②使用前应检查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及胶管是否完好。禁止带压拧动瓶阀阀体。③瓶阀手轮反时针方向旋转则瓶阀开启。瓶阀开启时,不得朝人体,且动作要缓慢。减压器与瓶阀连接的螺扣要拧紧,并不少于4~5扣。④氧气瓶要固定防止倾倒滚动,不宜卧放使用,应将瓶阀一端垫高或直立。⑤运输时气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应横向码放,不宜直立。气瓶须装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断瓶阀。不得与易燃物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运输。⑥氧气储存处周围10m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3、使用焊炬与割炬应注意:
①焊炬与割炬上装接的可燃气与氧气胶管严禁颠倒位置和混用。②点火前,应先将胶管内和中压乙炔发生器内留存的空气排净,再正式点火使用。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和气密性。③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门,点燃后立即开氧气阀门,以防止点火时的回火和鸣爆。停用时应先关乙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关乙炔阀门。④点燃的焊、割炬严禁靠近可燃气瓶、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严禁随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点燃的焊、割炬喷嘴不得与金属物件正面接触,否则易造成回火。停止使用时,严禁将焊、割炬与气源相通放在工具箱和容器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三、焊接的安全管理
1、对焊工进行有关电气安全技术知识、用电的基本知识、触电原因及触电急救知识、有关燃烧和爆炸的知识、焊接发生火灾和爆炸原因及防火防爆知识等方面教育。
2、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3、焊接作业点周围10m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焊工作业面不小于4m2,地面要干燥,保证工作点有良好的照明(照明度
不低于50勒克斯)。
4、操作现场的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不得相互缠绕。焊接工作点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现场的通道要畅通。
5、电焊机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再扑救。氧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
6、进入高处作业时应戴安全帽、安全带和穿胶鞋,安全带应紧固牢靠,安全绳不超过2m。六级以上大风、雨天、大雪、雾等情况禁止登高焊割作业。
8. 简述焊接安全技术的目的
焊接属于特种作业。在作业时易发生触电、电击、烫伤等伤害,或引燃易燃物,造成火灾。所以焊接安全培训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