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焊接工艺 » 常用的焊接金属材料有哪些

常用的焊接金属材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15 23:20:24

A.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或称为力学性能)。 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
1 铸造性 金属材料能用铸造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铸造性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模的能力,流动性愈好,愈易铸造细薄精致的铸件。收缩性是指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程度,收缩愈小,铸件凝固时变形愈小。 偏析是指化学成分不均匀,偏析愈严重,铸件各部位的性能愈不均匀,铸件的可靠性愈小。
2 切削加工性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系指金属接受切削加工的能力,也是指金属经过切削加工而成为合乎要求的工件的难易程度。 通常可以切削后工作表面的粗糙程度、切削速度和刀具磨损程度来评价金属的切削加工性。
3 焊接性 焊接性是指金属在特定结构和工艺条件下通过常用焊接方法获得预期质量要求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一定的金属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使用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一定的金属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用性。 焊接性一般根据焊接时产生的裂纹敏感性和焊缝区力学性能的变化来判断。 点击下列链接,了解更多焊接知识! 一张图看懂金属材料焊接(上)——焊接基础 一张图看懂金属材料焊接(下)——焊接材料型号 焊接材料选用表,千万别错过,必须收藏! 最先进的焊接技术工艺汇总 新型焊接技术,前景不可限量
4 可锻性 可锻性是材料在承受锤锻、轧制、拉拔、挤压等加工工艺时会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它实际上是金属塑性好坏的一种表现,金属材料塑性越高,变形抗力就越小,则可锻性就越好。 可锻性好坏主要决定于金属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及应力状态等因素。
5 冲压性 冲压性是指金属经过冲压变形而不发生裂纹等缺陷的性能。许多金属产品的制造都要经过冲压工艺,如汽车壳体、搪瓷制品坯料及锅、盆、孟、壶等日用品。 为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工艺的顺利进行,用于冲压的金属板、带等必须具有合格的冲压性能。
6 顶锻性 顶锻性是指金属材料承受打铆、徽头等的顶锻变形的性能。金属的顶锻性,是用顶锻试验测定的。
7 冷弯性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能承受弯曲而不破裂的性能,称为冷弯性。 出现裂纹前能承受的弯曲程度(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α(外角)或弯心直径d对材料厚度a的比值表示,a愈大或d/a愈小)愈大,则材料的冷弯性能愈好。
8 热处理工艺性 热处理是指金属或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方法,以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而得到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操作。 热处理工艺性就是指金属经过热处理后其组织和性能改变的能力,包括淬硬性、淬透性、回火脆性等。

B. 焊接性最好的金属材料是什么

这个东西没有最好之说,一般低碳钢的焊接性比其他的钢种要好。并且专碳含量越低越好,属越高焊接性越不好。而对于合金钢的焊接性要看加入的合金元素的不同而确定,一般含铬的焊接性要比含钒的好。具体情况你再查查手册吧。

C. 常用焊接材料

(一)电焊材料
电焊材料主要是指电焊条。电焊条是用来传导焊接电流、引燃电弧和熔化后作为焊缝的填充金属的。对焊条的基本要求是:保证焊缝的化学成分和金属组织与被焊件金属相似,不产生气孔、夹渣和裂纹等现象;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电弧稳定,燃烧均匀,飞溅少,流动性适宜和脱渣性好。
焊条一般由焊心(焊丝)和包在外面的药皮(即涂料)组成。
1.焊心
焊心是用不同金属材料做成的不同直径的焊丝。按《GB1300—77
焊接用钢丝》规定:焊条钢丝有44种,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三大类。焊条的直径是以焊心直径来表示的,常用的焊条直径有ϕ2mm、ϕ2.5mm、ϕ3.2mm、ϕ4mm、ϕ5mm等几种。一般焊条的长度在250~450mm之间。
2.药皮
焊条的药皮是将矿石、岩石、铁合金和少量化学物质、有机物等碾成粉末,加黏结剂涂在焊心上经烘干而制成。药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焊缝金属具有合乎要求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并使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
3.焊条的分类和型号
焊条按用途可分为: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不锈钢焊条、堆焊焊条、铸铁焊条及铜合金焊条、镍及镍合金焊条、铝及铝合金焊条、特殊用途焊条等。
常用焊条为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条,它们型号按
《GB5117—1995
碳钢焊条》、《GB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规定编制。如:E4303型号的表示含义,其中,最后一个3表示焊条药皮为钛钙,可采用交流或直流正反接;0表示焊条适用于全位置焊接;43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最小值(430mPa);E表示焊条。
(二)气焊材料
气焊材料主要有焊丝和焊剂。
1.焊丝
气焊一般都用焊丝作为填充金属。焊丝的成分应与被焊件基本相同,焊丝直径由被焊件厚度决定,原则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直径大些的焊丝。
2.焊剂
在焊接高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时,还要用焊剂来配合焊丝使用。焊剂的作用是防止焊金属氧化和除去氧化物。焊铸铁时常用苏打或碳酸钾作焊剂;焊接其他金属,常用硼砂或硼酸等作焊剂。

D. 金属材料焊接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金属材料的可焊性(又称焊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焊接形版成优权质接头的性能,金属材料的可焊性通常分为工艺可焊性和使用可焊性两大类。
工艺可焊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即金属材料对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
使用可焊性:主要指金属的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包括焊接接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E.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包含哪些内容

1:预热:可改变复焊接接头各区的冷制却速度,减小焊接区温度梯度,扩大焊接区的温度场。有利于减小和遏制淬硬组织的形成,减低焊接接头内应力,延长焊接区在100摄氏度以上温度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氢从焊缝金属中逸出。
2:控制焊接能力参数
3:多层焊和多道焊
4:紧急后热
5:焊条烘干和坡口清理

F. 常用焊接材料

(一)电焊材料

电焊材料主要是指电焊条。电焊条是用来传导焊接电流、引燃电弧和熔化后作为焊缝的填充金属的。对焊条的基本要求是:保证焊缝的化学成分和金属组织与被焊件金属相似,不产生气孔、夹渣和裂纹等现象;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电弧稳定,燃烧均匀,飞溅少,流动性适宜和脱渣性好。

焊条一般由焊心(焊丝)和包在外面的药皮(即涂料)组成。

1.焊心

焊心是用不同金属材料做成的不同直径的焊丝。按《GB1300—77 焊接用钢丝》规定:焊条钢丝有44种,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三大类。焊条的直径是以焊心直径来表示的,常用的焊条直径有ϕ2mm、ϕ2.5mm、ϕ3.2mm、ϕ4mm、ϕ5mm等几种。一般焊条的长度在250~450mm之间。

2.药皮

焊条的药皮是将矿石、岩石、铁合金和少量化学物质、有机物等碾成粉末,加黏结剂涂在焊心上经烘干而制成。药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焊缝金属具有合乎要求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并使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

3.焊条的分类和型号

焊条按用途可分为: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不锈钢焊条、堆焊焊条、铸铁焊条及铜合金焊条、镍及镍合金焊条、铝及铝合金焊条、特殊用途焊条等。

常用焊条为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条,它们型号按 《GB5117—1995 碳钢焊条》、《GB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规定编制。如:E4303型号的表示含义,其中,最后一个3表示焊条药皮为钛钙,可采用交流或直流正反接;0表示焊条适用于全位置焊接;43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最小值(430mPa);E表示焊条。

(二)气焊材料

气焊材料主要有焊丝和焊剂。

1.焊丝

气焊一般都用焊丝作为填充金属。焊丝的成分应与被焊件基本相同,焊丝直径由被焊件厚度决定,原则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直径大些的焊丝。

2.焊剂

在焊接高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时,还要用焊剂来配合焊丝使用。焊剂的作用是防止焊金属氧化和除去氧化物。焊铸铁时常用苏打或碳酸钾作焊剂;焊接其他金属,常用硼砂或硼酸等作焊剂。

G. 金属材料有哪些焊接方法

工件可以用各种同类或不同类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塑 料、石墨、回陶瓷、玻璃等),也可以答用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材料。金属的焊接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狭 义地讲,焊接通常就是指金属材料的焊接。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材料所处的状态不同,目前把焊接 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 熔焊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 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称为熔焊。常用的熔焊方法有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等。
(2) 压焊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 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称为压焊。常用的压焊方法有电阻焊(对焊、点焊、缝焊)、摩擦焊、旋转电弧焊、超声 波焊等。
(3) 钎焊焊接过程中,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 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 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称为钎焊。
常用的钎焊方法有火 焰钎焊、感应钎焊、炉中钎焊、盐浴钎焊和真空钎焊等。

H. 哪些方法可以焊接金属材料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