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
㈠ 减少焊接变形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你好,预防焊接变形的装配工艺措施一般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通过装配顺序的调回整和优化,优化焊答接顺序,控制焊接变形。
2、采用零件自身装配形成的刚度或整体刚性来保证控制焊接变形。
3、采用焊接热输入低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
注意:有的时候,几种工艺措施会同时使用的。
㈡ 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你好,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可以按如下进行:
1、进行层间锤击
2、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
3、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4、进行刚性固定并进行热处理
上述措施一般是可以综合使用的。
望采纳,谢谢。
㈢ 防止和减小焊接应力的措施有哪几种
防止和减少焊接结构应力的方法
1、选择合理的装焊接顺序
(1)尽可能考虑恢复能自由收缩
1)对大型焊接结构,焊接应从中间向四周进行焊接,只有这样才能使恢复由中间向外依次收缩,减少焊接应力。
2)带肋板的工字钢,若先焊盖板与腹板再焊肋板和腹板的恢复,因角恢复的横向收缩会在盖板与腹板间造成很大的应力,若按顺序从中间逐格、并两边对称焊接使焊件能自由收缩,焊接应力就会大大减少。
(2)、收缩量最大的恢复应先焊
1)先焊的恢复受阻小,故焊后有一定的变形但应力较小。
2)收缩量大的焊缝,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因此焊件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先焊可减少焊接应力。若焊件上即有对接焊缝又有角焊缝,应尽量先焊对接焊缝因为对接焊缝的收缩量比较焊缝大。
(3)平面交叉时应先焊横向焊缝
1)在焊缝交叉点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若设计不可避免就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
2)T形焊缝和十字焊缝的合理顺序应确保横向焊缝先焊让其自由收缩以减少焊接应力,
注意:起弧点和收弧点应避免在焊缝的交叉点上。
2、选择合理的焊接参数
焊接时,应按焊件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采用小直径焊条(焊丝)与较小的热输入,以减少焊件受热范围,从而减少焊接应力。
3、预热法
(1)焊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一般为150~350℃,其目的是减少焊接区域整体焊件的温差。温差越小,越能使焊缝区与结构整体均匀冷却,从而减少内应力。
(2)对淬硬倾向较大的材料或修补刚性较大的焊件常用此法。预热温度视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构刚性、散热条件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4、加热“减应区”法
选择焊件的适当部位进行加热使之伸长。加热后再施焊,可使原来刚性大的焊件黄金原来大为减小。它可使焊件焊接区上阻碍接头自由收缩的部位之间温差大为减小,并可均匀冷却与收缩,进行焊接应力。
5、锤击法
(1)焊缝金属因在冷却收缩时受阻而产生拉伸应力,若在焊后冷却过程中用手锤或风动锤敲击焊缝金属,促使焊缝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可抵消一定的焊缝收缩量,起到减小焊接应力的作用。
(2)实践证明:敲击第一层焊缝金属能使内应力几乎全部消除。为防止产生裂纹,应在焊缝塑性较好的热态时进行锤击;但盖面焊缝不宜锤击,因有损焊缝外观。
㈣ 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车任务呀图库。。。
㈤ QT500-7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减少焊接应力变形措施
这个好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有小孩的功耗就必须要拿出真的本领以及合格的产品来。
㈥ 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和工艺措施分别有哪些为什么
工艺措施是指在焊接构件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将其分为焊前预防措施、焊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和焊后矫正措施。1焊前预防措施焊前预防主要包括预防变形、预拉伸法和刚性固定组装法。预变性法或称反变形法是根据预测的焊接变形大小和方向,在待焊工件装配时造成与焊接残余变形大小相当、方向相反的预变形量(反变形量),焊后焊接残余变形抵消了预变形量,使构件恢复到设计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预拉伸法多用于薄板平面构件,焊接时在薄板有预张力或有预先热膨胀量的情况下进行的。焊后,去除预拉伸或加热,薄板恢复初始状态,可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控制焊接变形。预热的作用在于减小温度梯度,不同的预热温度在降低残余应力的作用方面有一定的差别,预热温度在300℃~400℃时,在钢中残余应力水平降低了30%~50%,当预热温度为200℃时,残余应力水平降低了10%~20%。刚性固定组装法是采用夹具或刚性胎具将被焊构件尽可能地固定,可有效地控制待焊构件的角变形与弯曲变形等。2焊接过程控制措施焊接过程控制主要方法有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参数,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及采用随焊两侧加热、随焊碾压、随焊跟踪激冷等措施。选择线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以及合理地控制焊接规范参数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接变形。采用随焊两侧加热、随焊碾压、随焊跟踪激冷等措施可以降低残余应力和减小焊接变形。采用随焊两侧加热,横向应变、纵向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变的分布更加均匀,变化更加平缓,起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作用。随焊碾压法由于设备复杂、使用不便等原因,在生产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该方法在提高焊接变形等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随焊激冷法能够显著地降低残余应力和减少焊接变形。焊接顺序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影响较大,在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时,可以改变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但对残余应力整体幅值的降低作用不大,同时该方法对于控制焊接变形有较大的作用,尤其在多道焊中,作用更加明显。3焊后矫正措施当构件焊接后,只能通过矫正措施来减小或消除已发生的残余变形。焊后矫正措施主要分为加热矫正法和机械矫正法。加热矫正法又分为整体加热和局部加热。整体热矫正是指将整体构件加热至锻造温度以上再进行矫正的方法,可用以消除较大的形状偏差。但是焊后整体加热容易引起冶金方面的副作用,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局部热矫正多采用火焰对焊接构件局部加热,在高温处,材料的热膨胀受到构件本身刚性制约,产生局部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收缩,抵消了焊后部位的伸长变形,达到矫正目的,火焰加热法采用一般的气焊焊炬,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方法简便灵活,因此在生产上广为应用。此外,还有利用机械力或冲击能等进行焊接变形矫正,包括静力加压矫直法、焊缝滚压法、锤击法等。
㈦ 焊工证的有效期是几年
焊工操作证属于特种作业行业证书,有效期为6年
焊工操作证(IC卡形式的,身份证大小),有效期是6年,新证3年复审一次,老证2年复审一次,6年到期换证,过期证书无效
焊工资格证是不需要复审的。
焊工证分为三类:安监局IC卡焊工证,人劳局的职业资格焊工证,质监局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焊工证。
第一类是IC卡焊工证:焊工作业必须有的焊工证是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简称省安监局,比如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颁发的IC卡焊工证,凡从事焊工作业,这个IC卡焊工证就是必须持有的证件,否则查到无证将会被依法处理。(本焊工证不分等级,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焊、气焊、弧焊、电焊气割、)也叫上岗证,发证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岗必备证书,没证书不予工作,证书带磁卡,全国通用。)
第二类是焊工证是职业资格证:是由各省、地市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厅)统一组织考试,证书盖有该地市职业资格鉴定的公章,证书样本是全国统一的,但是省、地市并不是统一考试。(本焊工证分等级)
第三类是压力容器焊工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一个工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制,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具体的发证分级范围,负责对考核发证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以上三个主管单位颁发的焊工证,每个单位的焊工证查询、焊工证办理、样本以及报名考试都是有区别的,每一个从事焊工作业的人员或者即将从事焊工作业的人员,首先应该了解这些情况,根据自己的需要办理焊工证。
(7)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扩展阅读:
“焊工”, 英文名:welding;soldering;a welder,就是实施焊接工作的工作者。
绰号:钢铁裁缝
岗位要求:须持证上岗,要牢记安全操作并严格实施。
焊工是采用合适的焊接方式,合理的焊接工艺,适当的焊接设备,采用与母材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填充物甚至不采用填充物,用加热或者加压又或者既加热又加压的方式来将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紧密连接的一个工种。
焊工根据市场需要有7大类常见如下:
1、氩弧焊:对身体危害比较严重,技术要求含量、疲劳度较高。
2、二保焊、手把焊工。
3、特种焊工:气焊。
4、电阻焊工、点焊。
5、水下焊接、压力容器焊接。
焊接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即自熔焊和熔丝焊两种。比较常见的有5个工种。常用焊接方法(熔化焊;压焊和钎焊)。
2、手工电弧焊、气焊及气割、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
3、焊条的种类选用及保管、焊接设备的型号及用途、焊接接头的形式。
4、焊缝的形成原理。
5、焊接的位置(平焊、立焊、横焊、仰焊)及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极性、焊接速度等)的选择、焊缝布置和焊件结构、气焊工艺和切割过程、常用金属材料的气焊和气割、氩弧焊原理、设备使用及焊接技术。
6、焊接变形及应力和产生和防止方法。
7、常用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8、焊接检验。
9、电焊和气焊安全规程。
10、了解铸铁、铜、铝、钛等金属焊接特点和操作要点。
㈧ 试述防止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防止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反变形、刚性固定、冷却法、选用合理的焊接方法、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等。
㈨ 防止和减小焊接结构变形的工艺措施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减少热输入。比如降低电流电压,采用合理范围内的降温措施(很少应用)
2增加拘束。比较常用的就是焊接拉条,夹紧拘束等措施
3反变形。提前反方向增加变形量,抵消焊接变形,也比较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