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焊接工艺 » 焊接中有哪些缺陷

焊接中有哪些缺陷

发布时间: 2021-01-19 03:32:22

焊接技术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焊条由焊芯及药皮两部分构成。焊条是在金属焊芯外将涂料(药皮)均匀、向心地压涂在焊芯上。焊条种类不同,焊芯也不同。焊芯即焊条的金属芯,为了保证焊缝的质量与性能,对焊芯中各金属元素的含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有害杂质(如硫、磷等)的含量,应有严格的限制,优于母材。焊芯成分直接影响着焊缝金属的成分和性能,所以焊芯中的有害元素要尽量少 1.焊芯 焊条中被药皮包覆的金属芯称为焊芯。焊芯一般是一根具有一定长度及直径的钢丝。焊接时,焊芯有两个作用:一是传导焊接电流,产生电弧把电能转换成热能,二是焊芯本身熔化作为填充金属与液体母材金属熔合形成焊缝。 2.药皮 压涂在焊芯表面的涂层称为药皮。焊条的药皮在焊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采用无药皮的光焊条焊接,则在焊接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和氮会大量侵入熔化金属,将金属铁和有益元素碳、硅、锰等氧化和氮化形成各种氧化物和氮化物,并残留在焊缝中,造成焊缝夹渣或裂纹。而熔入熔池中的气体可能使焊缝产生大量气孔,这些因素都能使焊缝的机械性能(强度、冲击值等)大大降低,同时使焊缝变脆。此外采用光焊条焊接,电弧很不稳定,飞溅严重,焊缝成形很差。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光焊条外面涂一层由各种矿物等组成的药皮,能使电弧燃烧稳定,焊缝质量得到提高,这种焊条叫药皮焊条。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创制出了现在广泛应用的优质厚药皮焊条。

② 焊接时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哪些

根据 GB 6417-1986《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国标,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为六类:
1,裂纹。专
2,孔穴(气孔)。
3,固体属夹杂(夹渣、夹钨、夹焊条药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状缺陷(焊缝宽窄不一、角焊缝变化太大、焊缝高低变化太大)。
6,其他缺陷(电弧擦伤 焊接飞溅)。

③ 焊接有哪些缺陷

焊接缺陷控来制
①、气孔自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认真清理坡口边缘水分、油污和锈迹。严格按规定保管、清理和焙烘焊接材料。不使用变质焊条,当发现焊条药皮变质、剥落或焊芯锈蚀时应停止使用。
②、夹渣 正确选取坡口尺寸,认真清理坡口边缘,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运条摆动要适当。多层焊时,应仔细观察坡口两侧熔化情况,每一焊层都要认真清理焊渣。封底焊渣应彻底清除,埋弧焊要注意防止焊偏。
③、咬边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手法,随时注意控制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埋弧焊工艺参数要合适,特别要注意焊接速度不宜过高,焊机轨道要平整。
④、未焊透、未熔合 正确选取坡口尺寸,合理选用焊接电流和速度,坡口表面氧化皮和油污要清除干净;封底焊清根要彻底,运条摆动要适当,密切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
⑤、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在焊接过程中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一经发现裂纹,应彻底清除,然后给予修补。

④ 常见的焊接缺陷有哪几种产生原因有哪些

咬边 咬边是沿着焊缝中心线在焊缝边部与管体过渡区出现沟槽。咬边是在焊速、电流、电压等条件匹配不适当的情况下产生的。
搭焊 钢板边缘上、下错位对接,造成焊缝不平的现象,成为管缝错位或管缝搭焊。
焊瘤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融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过烧 焊接过程中,融化金属温度过高自坡口流出,形成焊缝缺陷。
焊偏 焊道偏离焊接中心线,产生焊缝偏离的现象。
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气孔可分为密集气孔、条虫状气孔和针状气孔等。
夹渣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气孔可分为密集气孔、条虫状气孔和针状气孔等。
未焊透 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也指焊缝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热裂纹 在埋弧焊接中,焊缝内可产生热裂纹,特别是在起弧和熄弧弧坑处由于温差大容易发生热裂纹。热裂纹在焊缝应力很大的时候,或者焊缝金属内的Si含量很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
焊接灰斑 高频电阻焊(HFW)焊接方式所特有的焊接缺陷。其特征是在拉伸试样或冲击试样焊缝宏观端口上所出现的无金属光泽的灰色区域。通常认为,灰斑对焊缝的强度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对焊缝的韧性和塑性影响较大。
沟状腐蚀 沟状腐蚀是ERW钢管焊缝中一种特殊的腐蚀现象。服役于海水和工业用水等介质的电阻焊管在焊接区产生的选择性局部腐蚀现象称为沟状腐蚀,多从表面开始呈连续或非连续的沟状,它可以导致焊管在一年至数年内腐蚀穿孔。
压坑 轧辊麻点或辊面与管坯间的硬物使管材表面产生的低凹压痕。

⑤ 常见的焊接缺陷有哪些焊缝缺陷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焊缝缺陷的种类很多,按其在焊缝中的位置,可分为内部缺陷与外部缺陷两大类。外部缺陷位于焊缝外表面,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可以看到,例如,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气孔、裂纹、夹渣、未焊透、未溶合等。内部缺陷位于焊缝的内部。这类缺陷用破坏性检验或探伤方法来发现,如未焊透、未溶合、气孔、裂纹、夹渣等。

焊接缺陷检验的常用方法

1,外观检验,通常就是靠肉眼观测检验,借助一些工具能大大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常用的工具有:焊缝检验规、卷尺、钢直尺、低倍放大镜等,一般是检验焊缝外部的缺陷。

2气密性检验,一般是对熔器、管道等须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不同进行不一样的检验。①沉水试验,将充有一定压力的容器放在水槽内下压一定深度,然后缓慢转动,观察容器上是否有气泡来断定是否渗漏。②肥皂水检验,在充有一压力气体的容器上用蘸有皂液的毛刷依次向焊缝涂抹,全部未出现气泡则为合格。

3,煤油试验,它是利用煤油的强渗透能力,对焊缝致密性进行检验在焊缝一侧(容器的外侧)涂石灰水,石灰水干后再焊缝的另一侧(容器的内侧)涂煤油,检验白石灰上是否出现油斑。

4,压力试验,也叫耐压试验,它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压力试验是通过对容器加压(水压或气压)到试验压力,检验其有无渗漏和保压情况的检验方法。试验压力应高于工作压力,否则不能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压力试验用于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焊接构件的整体强度性能、变形量大小及有无渗漏现象。

压力试验一方面检验结构的致密性,另一方面还能检演结构的强度。水压试验,当充满水同时完全排净空气后关闭水阀,再用高压水泵对容器分级加压直至达到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25~1.5倍);检验焊缝有无水珠(渗漏),如果有说明有渗漏;

检验保压情况,停止加压后保压5~10min,压力应无明显下降。气压试验,采用高压气泵对容器进行逐级升压每升一级保压一定时间,直至升到规定的试验压力,用皂水检查是否渗漏,并检查保压情况。

5,射线检测,射线在穿透物质过程中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强度减弱、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穿透物质的衰减系数和穿透物质的厚度,如果被透照工件内部存在缺陷,且缺陷介质与被检工件对射线衰减程度不同,会使得透过工件的射线产生强度差异,使胶片的感光程度不同,经暗室处理后底片上有缺陷的部位黑度较大,评片人员可凭此判断缺陷情况。射线检测应由具有专职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操作。

6,超声检测,它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声学特性,检测金属材料及其工件内部或表面缺陷的方法。超声波在金属中的传播过程中遇到界面则出现反射,在检测时超声波在工件的两表面都有反射脉冲。如果工件内部有缺陷的话,则两界的脉冲中间会出现第三个脉冲,根据此脉冲的位置可以判断出缺陷位置。超声波探伤设备比较轻便灵活、探测范围广。

7,磁粉检测,铁磁性金属材料的导磁率比空气要大得多,当它在磁场中被磁化以后,磁力线将集中在材料中,如果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存在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缺陷,磁力线则难于穿过这些缺陷,因此就会在缺陷处形成局部漏磁场,此时在材料上撒上磁粉,磁粉将被漏磁场吸引力聚集在缺陷处,进而显示出缺陷的宏观痕迹。经过磁粉检测的工件要进行退磁处理。

8,其它检验:①磁轭法检验;②渗透检测;③涡流检测;④弯曲试验;⑤冲击试验;⑥金相检验。

(5)焊接中有哪些缺陷扩展阅读:

焊接缺陷的分类

1,,按产生原因有:①结构缺陷(构造不连续、焊缝布置不良引起的应力和变形、错边);②工艺缺陷(焊角尺寸不合适、余高过大、成形不良、电弧擦伤、夹渣、凹坑、未焊满、烧穿、未焊透、未熔合、焊瘤、咬边);③冶金缺陷(裂纹、气孔、夹杂物、性能恶化)。

2,按性质分有:①形状缺陷;②未熔合未焊透;③固体夹杂;④孔穴;⑤裂纹(热裂纹、焊趾裂纹、层状撕裂);⑥其它缺陷。

3,按在焊缝中的位置分有:①外部缺陷(焊缝尺寸及形状不符合要求、严重飞溅、下塌与烧穿、弧坑、焊瘤、咬边、严重变形);②内部缺陷(气孔、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热裂纹<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再热裂纹、冷裂纹<延迟裂纹、淬火裂纹、低塑性脆化裂纹>、层状撕裂、应力腐蚀裂纹);③组织缺陷(淬硬组织、氧化、疏松、其它组织<如魏氏组织、晶粒变粗、晶粒度不均匀等脆化现象,出现一些碳化物、氮化物等硬化相,以及严重偏析和焊缝弱化现象等问题>)。

⑥ 焊接有那些缺陷

焊接缺陷及其成因
常见的焊接外部缺陷有: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及表面飞溅等。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夹渣及气孔等。产生焊缝缺陷的原因可用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查找。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有些缺陷是焊工施焊时的习惯性动作所致,或与其尚未克服的瘤疾有关,这主要是电焊工的技术素质及责任心问题。从设备上看,我厂的电焊机均无电流表及电压表,调节手柄的数值只能作参考,因此要严格地执行焊接工艺要求是困难的。从材料上看,钢板无除锈除油工序,焊条夹头不除锈;工艺评定覆盖面不大,因我厂的材料代用较多,如可代Q2352A 钢的就有SM41B、SS41 、BCT3Cπ、RST37 等, 有时自焊, 有时互焊。虽然这些材料成分及性能相近,但是有些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工艺参数应有相应的变化。施焊环境如空气的相对湿度、温度、风速等,都会影响焊接质量,然而有的电焊工却忽视了一点。
产生焊接缺陷的原因很多,但只要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缺陷。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缝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如焊缝的外观检查、射线探伤及机械性能试验。经验表明,前两者的合格与否都不是后者合格与否的必要条件,只是概率的大小而已。
2. 1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2. 1. 1 焊缝宽度过窄
这主要是焊接电流较小、焊弧过长或焊速较快造成的。由于形成的金属熔池较小或保持时间较短,不利于钢水流动。我厂进口钢代替Q2352A 钢时常出现这一问题。这是由于进口钢一般比Q2352A 含合金元素要高些,熔点高,需要的熔化热也多。
2. 1. 2 焊缝余高过高
有时它与前一个问题同时出现。有的焊工片面地认为焊缝高点没关系,所以不习惯于0~1. 5mm 的焊缝余高,多数为上限或超高。但过高会产生应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倒数第二层焊道接头过高,造成盖面层焊道局部超高,有时各层焊接参数不合适,各层累计超高。
2. 1. 3 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
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造成单位面积上承力过大,使焊接强度降低。在我厂这是个老问题。其原因是坡口不规则、间隙不均匀、焊条与工件夹角不合适以及焊接参数与工艺要求不一致等。
2. 2 弧坑
焊接弧坑多出现在列管式换热器管头焊缝或部分角焊缝,有部分弧坑在试水压时渗漏。产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时间过短或电流较大。
2. 3 咬边
在我厂大多是局部深度超标的咬边,连续咬边超标的不多。咬边使焊接强度减弱,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如焊接电流过大,运条速度不当,焊条角度不当等,使电弧将焊缝边缘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2. 4 焊瘤
熔化金属流到加热不足的母材上形成了焊瘤,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大,焊接熔化过慢或焊条偏斜。
2. 5 严重飞溅
比较严重的是那些无探伤要求的设备,直接原因是没按规定使用焊条。受潮或变质的焊条因水分或氧化物在焊接时分解产生大量气体,部分气体溶解在金属熔滴中,在电弧高温作用下,金属熔滴中的气体发生剧烈膨胀,使熔滴炸裂形成飞溅小滴散落在焊缝两侧。
2. 6 夹渣
由于焊接电流过小或运条速度过快,金属熔池温度较低,液态金属和熔渣不易分开,或熔渣未来得及浮出,熔池已开始凝固,有时也存在清根不彻底问题。
2. 7 气孔
产生气孔的原因很多,但在我厂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材及环境因素。钢板坡口两侧不做除锈处理,Fe3O4 除本身含氧外,还含有一定的结晶水,另外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情况下也有微小的水珠,在熔池冶金过程中,非金属元素形成非金属氧化物,由于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在结晶过程中部分气体来不及逸出,气泡残留在金属内形成了气孔。
3 克服焊接缺陷应采取的措施
(1) 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焊接工艺要求。
(2) 经常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
(3) 保证焊接设备及附件完好,为执行焊接工艺要求提供先决条件。
(4) 增大工艺评定覆盖面,保证工艺的合理性。

⑦ 常见的焊接加工缺陷有哪些

①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气孔可分为条虫状气孔、针孔、柱孔,按分布可分为密集气孔,链孔等。
气孔的生成有工艺因素,也有冶金因素。工艺因素主要是焊接规范、电流种类、电弧长短和操作技巧。冶金因素,是由于在凝固界面上排出的氮、氢、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所造成的。
②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溶渣,有点状和条状之分。产生原因是熔池中熔化金属的凝固速度大于熔渣的流动速度,当熔化金属凝固时,熔渣未能及时浮出熔池而形成。它主要存于焊道之间和焊道与母材之间。
③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之。
未熔合可分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间未熔合(包括层间未熔合)、焊缝根部未熔合。按其间成分不同,可分为白色未熔合(纯气隙、不含夹渣)、黑色未熔合(含夹渣的)。
产生机理:a.电流太小或焊速过快(线能量不够);b.电流太大,使焊条大半根发红而熔化太快,母材还未到熔化温度便覆盖上去。C.坡口有油污、锈蚀;d.焊件散热速度太快,或起焊处温度低;e.操作不当或磁偏吹,焊条偏弧等。
④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也就是焊件的间隙或钝边未被熔化而留下的间隙,或是母材金属之间没有熔化,焊缝熔敷金属没有进入接头的根部造成的缺陷。
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太小,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太小,根部钝边尺寸太大,间隙太小。焊接时焊条摆动角度不当,电弧太长或偏吹(偏弧)
⑤裂纹(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缝隙,称为焊接裂纹。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特征。按其方向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辐射状(星状)裂纹。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根部裂纹、弧坑裂纹,熔合区裂纹、焊趾裂纹及热响裂纹。按产生的温度可分为热裂纹(如结晶裂纹、液化裂纹等)、冷裂纹(如氢致裂纹、层状撕裂等)以及再热裂纹。
产生机理:一是冶金因素,另一是力学因素。冶金因素是由于焊缝产生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状态的不均匀,如低熔共晶组成元素S、P、Si等发生偏析、富集导致的热裂纹。此外,在热影响区金属中,快速加热和冷却使金属中的空位浓度增加,同时由于材料的淬硬倾向,降低材料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的力学因素下,这些都是生成裂纹的冶金因素。力学因素是由于快热快冷产生了不均匀的组织区域,由于热应变不均匀而导至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应力联系,造成焊接接头金属处于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内在的热应力、组织应力和外加的拘束应力,以及应力集中相叠加构成了导致接头金属开裂的力学条件。
⑥形状缺陷
焊缝的形状缺陷是指焊缝表面形状可以反映出来的不良状态。如咬边、焊瘤、烧穿、凹坑(内凹)、未焊满、塌漏等。
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操作工艺不正确,焊接技能差造成。

⑧ 产生焊接缺陷的因素有哪些

一、焊缝尺寸不合要求
焊波粗、外形高低不平、焊缝加强高度过低或过高、焊波宽度不一及
角焊缝单边或下陷量过大等均为焊缝尺寸不合要求,其原因是:
1. 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
2. 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规范选用不当。
3. 运条速度不均匀,焊条(或焊把)角度不当。
二、裂纹
裂纹端部形状尖锐,应力集中严重,对承受交变和冲击载荷、静拉力影响较大,是焊缝中最危险的缺陷。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冷裂纹、热裂纹和再热裂纹等。
(冷裂纹)指在200℃以下产生的裂纹,它与氢有密切的关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 对大厚工件选用预热温度和焊后缓冷措施不合适。
2. 焊材选用不合适。
3. 焊接接头刚性大,工艺不合理。
4. 焊缝及其附近产生脆硬组织。
5. 焊接规范选择不当。
(热裂纹)指在300℃以上产生的裂纹(主要是凝固裂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 成分的影响。焊接纯奥氏体钢、某些高镍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时易出现。
2. 焊缝中含有较多的硫等有害杂质元素。
3. 焊接条件及接头形式选择不当。
(再热裂纹)即消除应力退火裂纹。指在高强度的焊接区,由于焊后热处理或高温下使用,在热影响区产生的晶间裂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 消除应力退火的热处理条件不当。
2. 合金成分的影响。如铬钼钒硼等元素具有增大再热裂纹的倾向。
3. 焊材、焊接规范选择不当。
4. 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大的应力集中。
三、气孔
在焊接过程中,因气体来不及及时逸出而在焊缝金属内部或表面所形成的空穴,其产生的原因是:
1. 焊条、焊剂烘干不够。
2. 焊接工艺不够稳定,电弧电压偏高,电弧过长,焊速过快和电流过小。
3. 填充金属和母材表面油、锈等未清除干净。
4. 未采用后退法熔化引弧点。
5. 预热温度过低。
6. 未将引弧和熄弧的位置错开。
7. 焊接区保护不良,熔池面积过大。
8. 交流电源易出现气孔,直流反接的气孔倾向最小。
四、焊瘤
在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到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它改变了焊缝的截面积,对动载不利。其产生的原因是:
1. 电弧过长,底层施焊电流过大。
2. 立焊时电流过大,运条摆动不当。
3. 焊缝装配间隙过大。
五、弧坑
焊缝在收尾处有明显的缺肉和凹陷。其产生的原因是:
1. 焊接收弧时操作不当,熄弧时间过短。
2. 自动焊时送丝与电源同时切断,没有先停丝再断电。
六、咬边
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焊缝金属的补充而留下缺口。咬边削弱了接头的受力截面,使接头强度降低,造成应力集中,使可能在咬边处导致破坏。其产生的原因是:
1. 电流过大,电弧过长,运条速度不当,电弧热量过高。
2. 埋弧焊的电压过低,焊速过高。
3. 焊条、焊丝的倾斜角度不正确。
七、夹渣
在焊缝金属内部或熔合线部位存在非金属夹杂物。夹渣对力学性能有影响,影响程度与夹杂的数量和形状有关。其产生的原因是:
1. 多层焊时每层焊渣未清除干净。
2. 焊件上留有厚锈。
3. 焊条药皮的物理性能不当。
4. 焊层形状不良,坡口角度设计不当。
5. 焊缝的熔宽与熔深之比过小,咬边过深。
6. 电流过小,焊速过快,熔渣来不及浮出。
八、未焊透
母材之间或母材与熔敷金属之间存在局部未熔合现象。它一般存在于单面焊的焊缝根部,对应力集中很敏感,对强度疲劳等性能影响较大。其产生的原因是:
1. 坡口设计不良,角度小、钝边大、间隙小。
2. 焊条、焊丝角度不正确。
3. 电流过小,电压过低,焊速过快,电弧过长,有磁偏吹等。
4. 焊件上有厚锈未清除干净。
5. 埋弧焊时的焊偏。

⑨ 焊接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原发布者:weiweigcs
焊接中常见的缺陷及解决方法1.漏焊---漏焊包括焊点漏焊、螺栓漏焊、螺母漏焊等。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自检、互检,对工艺不熟悉造成的。解决方法---在焊接后对所有焊点(螺母、螺栓等)进行检查,确认焊点(螺母、螺栓等)数量,熟悉工艺要求,加强自检意识,补焊等。2.脱焊---包括焊点、螺母、螺栓等脱焊。(除材料与零部件本身不合格)以下3种可视为脱焊:①.接头贴合面未形成熔核,呈塑料性连接;②.贴合面上的熔核尺寸小于规定值;③.熔核核移,使一侧板焊透率达不到要求。产生脱焊原因:①.焊接电流过,焊接区输入热量不足;②.电极压力过大,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降低,散热加强;③.通电时间短,加热不均匀,输入热量不足;④.表面清理不良,焊接区电阻增大,分流相应增大;⑤.点距不当,装配不当,焊接顺序不当,分流增大。解决方法:在调整焊接电流后,对焊点做半破坏检查(试片做全破坏检查),目视焊点形状;补焊,检查上次半破坏后的相关焊点。3.补焊---多焊了工艺上不要求焊接的焊点。原因---不熟悉工艺或焊接中误操作焊钳。解决方法---熟悉工艺或加强操作技能。注意:两个或多于两个的连续点焊不能有偏焊现象,边缘及拐角处也不能存在偏焊的现象。(如两个连点偏焊,至少要有一个焊点需要重新点焊。)4.焊渣---由于电流过大或压力过小,造成钢板的一部分母材在高温熔合时沿着两钢板贴合

⑩ 焊接有哪些缺陷

无论何种焊接方法,焊后总是有焊接残余应力存在,只是不同方法的残余应力大小不同而已,焊接的零件同时由于热影响区的急冷,在碳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淬火马氏体,容易产生裂纹。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