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Ⅰ 铝热反应的应用---铁轨焊接!
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和铝转化为氧化铝时能放出大量热的性质,工业上常用铝粉来还回原一些难熔性氧化物答,这类反应被称为铝热反应.
例如,在焊接铁轨时,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出.让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裂缝,冷却后就将铁轨牢牢的黏结在一起.
此外,铝热反应还可以表示铝元素置换其他金属元素(如锰等)的氧化物置换出该金属元素。
Ⅱ 铁路焊接钢轨为什么是属于铝热反应
因为吕热反应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是铁融化
Ⅲ 为什么人们常常利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铁轨
能放出大量的热
Ⅳ 为什么铝氧化时易放热就可以用作焊接铁轨
不是,是铝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铝的过程中,可以放出大量的热,足够使固体铁熔化成液态的,使铁轨焊接成功,
不是易于放热,是放出的热量特别大。 又称铝热剂
Ⅳ 铝热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还应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钒、铬、锰等.这是利用了铝的()①还原性 ②
铝热反应中,铝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而作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且该反应中放出大量热而冶炼高熔点金属,故选B.
Ⅵ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
(1)铝热反应生成的熔融的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生成三价的铁,故答案为:熔融的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要证明“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应利用铁和铝性质的差异性,即铁不能和碱反应,而铝可以,故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2Al+2OH-+2H2O=2AlO2-+3H2↑
(3)①根据表格可知,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而铝离子和镁离子不沉淀,需将Fe2+转化为Fe3+,故需要加入H2O2;然后调节4≤pH<4.2即可将Fe3+沉淀而Al3+、Mg2+不沉淀,调节pH选用的试剂不能用氧化铁,因为会引起红色粉未M的质量偏大,故应选用氨水,故选:C D
②根据Fe(OH)3的Ksp=C(Fe3+)?C3(OH-)=1.1×10-36,而pH=4,故C(OH-)=10-10mol/L,带入Ksp=C(Fe3+)?C3(OH-)=1.1×10-36,计算得C(Fe3+)=1.1×10-6mol/L,故答案为:1.1×10-6
③灼烧完全的标志是物质前后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故答案为:前后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④最终红色粉未M为Fe2O3,根据10.0g的铁块中的铁元素最终全到了12.0gFe2O3中,故铁原子的质量为:m(Fe)=
12.0g |
160g/mol |
故该“铁块”的纯度=
8.4g |
10.0g |
故答案为:84%偏小Fe(OH)3在烘干过程中会有部分发生分解反应,质量变小.
Ⅶ 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钢轨时为什么用Al和Fe2O3而不用Al和Fe3O4
因为用AI+Fe2O3来焊接铁轨得的产物是氧化铝+铁的合金,而用AI+Fe3O4来焊接铁轨得的产物是氧回化铝+磁铁答的合金。
虽然新焊接的铁块含氧化铝不影响使用,但铁比磁铁韧性强.要是用磁铁做铁轨的话,火车一来就断了.
Ⅷ 铝用来焊接钢轨的原因
铝为性质活泼的金属,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中铝为还原剂,表现强的还原性,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够熔化生成的铁,将钢轨焊接在一起,
故选:C.
Ⅸ 为什么铝热反应可以焊接铁轨而不是焊接钢轨呢
可以的啊。
钢轨和铁轨是差不多的概念。钢就是含碳量很少的铁。
Ⅹ 高一化学题求助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
(1)铝热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高熔点金属熔融成液态,这样就可以分离出熔融态的金属,达到冶炼这些金属的目的。
(2)3V2O5+10Al5Al2O3+6V
氧化剂 还原剂
3Co3O4+8Al4Al2O3+9Co
氧化剂 还原剂
每生成1 mol V需消耗纯铝45 g;每生成1 mol Co需消耗纯铝24 g。
解析:
铝热反应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铝粉跟氧化铁的反应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高熔点金属熔融成液态,这样就可以分离出熔融态的金属,达到冶炼这些金属的目的。
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判断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进行判断:
3V2O5+10Al5Al2O3+6V
氧化剂 还原剂
3Co3O4+8Al4Al2O3+9Co
氧化剂 还原剂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到纯铝与生成金属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0Al — 6V
270 g 6 mol
x 1 mol
列出比例式,解得x=45 g。
8Al — 9Co
216 g 9 mol
y 1 mol
列出比例式,解得y=2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