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涉及到哪些参数
1. 什么是焊接规范参数什么是焊接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及水工金属结构件设计图中规定的一、二类重要焊缝(一般是指要做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的焊缝)的焊接。本规范不能包含的特殊焊缝的焊接按特殊制定的焊接工艺焊接。
2 一般要求
2.1 焊工资格
2.1.1 一、二类重要焊缝应根据母材材质、板厚及焊接方法等主要内容由按SL35-92《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具有相应合格项目的合格焊工进行焊接。
2.2 焊接材料
2.2.1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2.2.2焊接用CO2气体的纯度必须≥99.5%
2.3 焊接设备
2.3.1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性能,并能满足焊接规范的需要。
3 焊前准备
3.1 焊接坡口
3.1.1焊接坡口一般应符合GB985、GB986规定的要求。
3.1.2坡口用气割方法加工时,其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ZBJ59002.3-88规定的Ⅰ级。
3.1.3焊接前,坡口内的水、油、锈其它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3.2 焊件组装
3.2.1同厚度焊件的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
拼板焊缝不大于1mm,组装焊缝不大于2mm。
3.2.2坡口间隙过大时,不允许在坡口间隙内垫钢筋或钢板,焊件组装时坡口间隙超过5mm时,但长度≤焊缝全长的15%时,允许作堆焊处理,堆焊后焊缝坡口应修磨至原要求。
3.2 定位焊
3.2.1定位焊的焊接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定位焊的焊接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2.2定位焊的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二分之一,通常为4-6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30-60mm,间距以不超过400mm为宜。
3.3 焊接垫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设置。
3.3.1技术文件要求规定设置垫板的焊接接头,其焊接垫板应与母材表面贴实,坡口应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3.3.2埋弧自动焊接时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3.4 焊接材料的使用
3.4.1焊条和焊剂必须按使用说明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焊工焊接时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 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
4.1.1根据本厂情况、焊接方法按以下原则选用:
a.母材为Q235-A、16Mn、20SiMn时除了用手工电弧焊外,可以用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焊接。
b. 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只能用于平焊和平角焊的焊接。
c.其它焊接一般用手工电弧焊接时。
4.2焊接材料的选用
4.2.1焊接材料原则上根据工艺卡的要求使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焊接时,按以下原则选用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母材 手工电弧焊 CO2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
焊条 焊丝 焊丝、焊剂
Q235-A E43××、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16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20Si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注:在钢板较厚或工件刚度较大时可以用E5015。
4.3预热
4.3.1常用钢材焊接预热温度的按下表选择:
钢 号 钢板厚度( mm ) 预热温度( ℃ )
Q235-A ≤50mm 不 规 定
>50mm 80-100
16Mn和20SiMn ≤35mm 不 规 定
>35mm 100-150
4.3.2当环境湿度不低于0℃时,不规定预热的焊件在焊接区的温度应局部加热到20-50℃左右方可焊接。
5 焊接操作
5.1焊接规范
5.1.1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般按以下规定选用:
焊条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平焊时 立焊时 横焊时 仰焊时
φ2.5 60-80 50-65 60-70 50-65
φ3.2 110-140 80-100 90-120 80-100
φ4.0 180-220 150-180 160-190 140-160
φ5.0 200-280
5.1.2打底焊道一般焊条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
5.1.3 CO2气体保护罩工艺参数按以下规定的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气体流量(L/min)
<10 φ1.0、φ1.2 100-200 18-25 10-15
10-25 φ1.2 150-250 20-28 15-25
>25 φ1.2、φ1.6 200-350 25-35 20-30
5.1.4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
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的焊接规范以下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4-10 φ3.0、φ4.0 350-450 28-32
12-25 φ4.0 400-550 30-35
>26 φ4.0、φ5.0 500-700 32-38
5.2操作要求
5.2.1双面焊的焊缝,一侧焊到一定厚度以后,另一侧应采用碳弧气刨和铲磨方法清根并磨去渗碳层后方可焊接。
5.2.2每层焊道的焊缝厚度:平焊位置一般不大于4mm,其它位置一般不大于6mm。
5.2.3焊条摆动宽度应小于焊条直径的3-4倍。
5.2.4多层多道焊时应将每道的熔渣、飞溅物仔细清理,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焊接;层间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
5.2.4焊接完毕后,焊工应仔细清理焊缝表面,必要时可作局部修补,并自检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并在附近打上操作焊工的钢印号。
自检合格后交质检科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
6 焊缝质量的检查
6.1首先应对焊缝的全长由质检科专职焊接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用焊缝量规和5倍放大镜进行,焊缝的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
6.2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由分厂根据图纸和工艺卡规定的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要求向质检科提出报验单,由质检科对焊缝作内部质量的检查,具体按以下要求:
6.2.1分厂提出的焊缝内部质量报验单中,焊缝号按照以下规定编号:以图纸中的件号为依据编号:
a. 对于同一件号的拼板焊缝编号为Wm-n (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b. 对于两件连接的焊缝编号为W(1+m)-n(1、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例如:某一部件上件2的第1条拼板焊缝应编号为W2-1、件1和件2的第2条焊缝应编号为:W(1+2)-2
6.2.2焊缝的内部质量检查应在焊缝完成焊接后24小时以后进行。
6.2.3焊缝的内部质量按设计图纸和工艺卡的要求检查验收,当图纸和工艺卡要求不明确时,一般按以下要求检查验收:一类焊缝按GB11345-89BⅠ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60%;二类焊缝按GB11345-89BⅡ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40%。
6.2.4当第一次焊缝检查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6.2.5焊后要进行热处理的工件,焊缝的内部质量以热处理后的状态为准,除了工艺卡明确热处理后不要求对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进行抽检外,一般一、二类焊缝在热处理以后,应在焊缝长度的20%范围内检查要求作焊缝内部质量抽检,抽检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7 焊缝的修补
7.1焊件表面被电弧、碳弧气刨及气割损伤处和焊疤必须修磨平整。
7.2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缺陷,应按以下要求进行修补。
7.2.1焊缝有不允许的一般表面缺陷,允许焊工自检后自行修补,但表面裂纹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申报技术部门。
7.2.2内部缺陷、表面裂纹修补前,应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修补方案。
7.2.3焊缝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砂轮或其它机械方法清除,不允许用电弧或气割火焰熔除。
7.2.4修补时焊缝缺陷必须彻底清除,不允许有毛刺和凹痕,坡口底部应圆滑过渡,碳弧气刨糟应磨去渗碳层。
7.2.5焊缝同一位置修补次数不应超过两次,第三次修补必须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将修补情况记入产品质量档案。
7.2.6修补后,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对修补处及其附近进行质量检查。
2. 钨极氩弧焊焊接规范包括哪些参数
钨极氩弧焊参数主要包括:
(一)焊接电流和钨棒直径
(二)弧长和电弧回电压
(三答)焊速
(四)保护气体流量、喷嘴孔径与高度。
(五)填充焊丝倾角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在不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短 一般弧长为4~7mm。喷嘴和焊件表面间距不应超过IOmm。尽量垂直或与焊件表面保持70°~85°夹角,焊丝置于熔池前,并与焊件表面成15°~20°夹角。焊接方向一般由右向左,对向上。
几种常用金属材料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3.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有哪些
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电源极性、焊接层数、热输入、预热温度、焊后热处理
焊条直径:根据板材厚度,焊接层数,接头形式等来确定。
焊接电流:根据焊条直径,板材厚度,施工位置,焊条类型过小时容易夹未融合引弧困难等,过大时焊接烟尘大,容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情况
焊接速度,根据电流来确定,过快时焊缝变窄,凹凸不平,咬边,过慢时焊缝变宽,焊缝变高,热影响区变大
电源极性,根据焊条类型来确定,如J507直流反接。
焊接层数,根据坡口尺寸和焊角尺寸
热输入:焊接电弧热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的热量,主要针对一些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质而言,这种板材热输入过大会造成接头性能降低甚至产生裂纹,其实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直接影响热输入,
预热温度,对于一些刚度较大,焊接性差的材料,需要进行预热,避免产生裂纹,像铸铁,
热处理:说到这里,还有一种手段叫后热,两者不一样,后热是焊接完事后立即进行加热或者保温,慢慢冷却,已达到避免形成硬脆等现象,也可减小了裂纹的产生
热处理时为改善接头的性能或者消除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比如压力容器厚度较大时进行消除应力退火等,
要想更深的理解这些东东必须要研究一下焊接工艺,
对于一些低碳钢,直接就是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就行,
纯属手工打的,希望完善,
希望能帮助到你,
4. 焊接参数如何选取
当采用工频交流电源时,点焊机点焊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电极压力和电极尺寸。
①焊接电流iw:焊件析出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焊接电流对焊点性能影响最敏感。在其它参数不变时,当电流小于相应的值时,熔核不能形成,造成脱焊。超过此值时后,随电流增加熔核快速增大,焊点强度上升,而后因散热量的增大而熔核增长速度减缓,焊点强度增加缓慢。如进一步提高电流则导致产生飞溅,焊点强度反而下降。所以一般建议选用对熔核直径变化不敏感的适中电流来焊接。在实际生产中,焊接电流的波动有时甚大,其原因有:a、是网电压本身波动或多台焊机同时通电;b、铁磁体焊件伸入焊接回路的变化;c、前点对后点的分流等;d、导电性焊接工装同焊机电极接触导致分流。
②焊接时间tw:通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输入热量的大小,在目前广为采用的同期控制点焊机上,通电时间是以周波数为计量单位(我国一个周波为0.02s,有的焊机厂家如采用计算机控制器,通电时间用半个周波数为计量单位)的整倍数。在其它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只有通电时间超过某一最小值时才开始出现熔核,从而实现工件的焊接联结。随通电时间的增长,熔核先快速增大,拉剪力亦提高。当选用的电流较大时,则熔核长大到一定极限后会产生飞溅。
选取尽可能短的焊接时间是焊接过程优先考虑的工艺,但是,根据不同的焊机功率,焊接工件形式,焊接工件材质,焊点数量等因素,焊接时间必需满足熔核的形成条件。
③电极压力f:电极压力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工件接触电阻的数值,从面影响析热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影响焊件向电极的散热情况。从节能的角度来考虑,应选择不产生飞溅的最小电极压力。
在多台焊机连续焊接时,要特别注意气源的压缩空气流量和压力输出的稳定性。当流量和压力输出不稳定时,极易产生飞溅或脱焊。
④电极工作面尺寸:焊接电流一定时,较小的电极工作尺寸使得电流密度增加,增强了焊接能力。因此,必须在焊接一定的时间后,对焊机电极进行及时的修理,以保证焊接电流密度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电极工作面尺寸对焊件表面美观,焊核尺寸的稳定都有重要影响,要特别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点(排)焊时各参数是相互影响的,针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和工作条件,对大多数场合均可选取多种各参数的组合。
5. 摩擦焊有哪些焊接参数
基本参数如下,上海胜春MCH-20SJX 伺服全自动双头相位摩擦焊机
MCH-20SJX型摩擦焊机主要技术参数
产 品 名 称 连续驱动摩擦焊机 ??
型号 MCH-20SJX
顶锻力 200 千牛
主轴最高转速 2500 转/分
焊件直径(中碳钢) 4~20 毫米
旋转夹具夹料长度 50~200 毫米
移动夹具夹料长度 50~600 毫米
滑台行程 350 毫米
总功率 59 千瓦
生产率 80~120 件/小时
重量 5.5 吨
MCH-20SJX型双头相位全自动摩擦焊机主要技术特点描述:
MCH-20SJX(最大顶锻力200KN,伺服、监控、焊接角度控制、全自动上下料)型摩擦焊机是上海胜春机械有限公司为焊接哑铃开发的全自动相位控制摩擦焊机。该机采用我公司的摩擦焊机专利技术--伺服主轴传动系统。可以根据焊接工件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主轴转速,使机床焊接工件的范围跨度更大。由于采用高速焊接,有效的控制了焊接零件的热扩散区。液压系统采用电比列阀的控制,可实现主油缸工作的闭环控制,零件的焊接稳定性有了可靠的保证。同时该机具有焊接参数存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调出相应的产品规格即可自动匹配焊接参数,减少了操作人员调整参数的过程。从而避免了由于人工调整所带来的不准确性,极大的降低了废品率的产生,该机型与国内同等型号摩擦焊机相比电力消耗可降低50%以上。
6. 什么是焊接参数焊条电弧焊主要包括哪些焊接参数
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 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补充:一、焊前准备: 1、根据施焊结构钢材的强度等级,各种接头型式选择相反强度等给牌号焊条和合适焊条直径。 2、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或钢材的碳当量大于0·41%及结构刚性过大,构件较厚时应采用焊前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80℃~l00℃,预热范围为板厚的5倍,但不小于100毫米。 3、工件厚度大于6毫米对接焊时,为确保焊透强度,在板材的对接边沿应开切V型或X型坡口,坡口角度а为60°。钝边P=0~1毫米,装配间隙б=0~1毫米;当板厚差4毫米≥4毫米时,应对较厚板材的对接边缘进行削斜处理。 4、焊条烘培:酸性药皮类型焊条焊前烘焙150℃×2保温2小时;碱性药皮类焊条焊前必须进行300~350℃×2烘焙。并保温川、时才能使用。 5、焊前接头清洁要求,在坡口或焊接处两侧30毫米范围内影响焊缝质量的毛刺、油污、水、锈脏物,氧化皮必须清洁干净。 6、在板缝两端如余量小于50毫米时,焊前两端应加引弧、熄弧板,其规格不小50×50毫米。二、焊接材料的选用: 1、首先应考虑母材强度等级与焊条强度等级相匹配和不同药皮类型焊条的使用特性。 2、考虑物件工作条件,几承受动载荷、高应力或形状复杂,刚性较大,应选用抗裂性能和冲击韧性好的低氢型焊条。 3、在满足使用性能和操作性能的前提下,应适当选用规格大效率高的铁粉焊条,以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7. 主要焊接参数对焊接过程中的影响
你好,焊接主要复参数对焊制接过程的影响如下:
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是决定焊缝尺寸的主要能量参数。
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增大时(其他条件不变),焊缝的熔深和余高增大,熔宽没多大变化(或略为增大)。这是因为:
(1)电流增大后,工件上的电弧力和热输入均增大,热源位置下移,熔深增大。熔深与焊接电流近于正比关系。
(2)电流增大后,焊丝融化量近于成比例地增多,由于熔宽近于不变,所以余高增大。
(3)电流增大后,弧柱直径增大,但是电弧潜入工件的深度增大,电弧斑点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熔宽近于不变。
2、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增大后,电弧功率加大,工件热输入有所增大,同时弧长拉长,分布半径增大,因而熔深略有减小而熔宽增大。余高减小,这是因为熔宽增大,焊丝熔化量却稍有减小所致。
3、焊接速度
焊速提高时能量减小,熔深和熔宽都减小。余高也减小,因为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焊丝金属的熔敷量与焊速成反比,熔宽则近于焊速的开方成反比。
8. 什么是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
1、掌握焊接参数的要求及其选定;
2、熟悉焊接接热参数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的选定
教学难点: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定 焊接参数是指焊接时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物理量的总称。 焊接参数的选定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深入的分析产品的材料及其结构形式, 着重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因素共 同作用下的焊接性。
2)考虑焊接热循环对母材和焊缝的热作用, 这是获得合格产品及焊接接头最小的 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保证。
3)根据产品的材料、焊件厚度、焊接接头形式、焊缝的空间位置、接缝装配间隙 等,去查找各种焊接方法的有关标准、资料(利用资料中经验公式、图表、曲线) 图书等。
4)通过试验确定焊缝的焊接顺序、焊接方向以及多层焊的熔敷顺序等。
5)确定焊接参数不应忽视焊接操作者的实践经验。
二、焊接热参数的确定 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热参数,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消除焊接应 力,防止裂纹产生。 焊接热参数主要包括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
1.预热 预热是焊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加热。 预热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减缓焊接接头加热时的温度梯度及冷却速度,适当延长在 800~500℃区间的 冷却时间,改善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有利于扩散氢的逸出,避免焊接接头延迟裂纹的产生。
3)提高焊件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减少内应力。
2.后热 后热是焊后立即对焊件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到 300~500℃并保温 1~2h 后空冷的工艺措施,其目的是改善组织,加速氢的扩散和逸出,防止焊接区扩散 氢的聚集,避免延迟裂纹的产生,所以后热也称除氢处理。对于焊后要立即进行 热处理的焊件, 因为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达到除氢处理的目的,故不需要另作后 热。
3.焊后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在这个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 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的工艺过程。焊接结构的焊后热处理,主要目的是改 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并能降低接头中的含氢量,提高 结构的几何稳定性。 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方法的工艺参数,主要由结构的材料、焊缝的化学 成分、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结构的刚度及应力情况、承受载荷的类型、 焊接环境的温度等来确定。
三、手工弧焊的工艺参数
1、焊条种类和牌号的选 焊条的选用应根据钢材的类别、 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结构的工作条件(载荷、 温度、介质)和结构的刚度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必要时,需要进行焊接试验来 确定焊条型号和牌号。
2、焊接电流的种类和极性的选择
3、焊接速度 主要取决于焊条的类型。 就是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较大的焊接速度可以获得较高 的焊接生产率,但是,焊接速度过大,会造成咬边、未焊透、气孔等缺陷;而过 慢的焊接速度,又会造成熔池满溢、夹渣、未熔合等缺陷。
4、焊接电流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焊条的类型、焊件材质、焊条直径、焊件厚度、 接头形式、焊接位置以及焊接层数等。
5、焊条直径的选择是根据被焊工件的厚度、接头形状、焊接位置和预热条件 来确定的。焊条直径规格为:1.6mm,2.5mm,3.2mm,4.0mm、5.0mm、5.8mm 等。 根据被焊工件的厚度,焊条直径按下表进行选择。
6、焊接层数的选择 多层多道焊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除了低碳 钢对焊接层数不敏感外, 其他钢种都希望采用多层多道无摆动法焊接,每层增高 不得大于 4mm。
7、电弧电压的选择 电弧电压是由电弧的长度
拓展内容:
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等因素有关,操作时需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焊件结构类型,焊接性能要求来确定。
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种类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条型号(或牌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
9. 氩弧焊焊接薄板时的技术参数有什么要求
看是否采用添丝
1)如果不添丝,最主要的是注意工件间隙,一定不能有间回隙,为了减小热答输入量,可采用带脉冲功能的焊接设备,如0.2mm碳钢对接,脉冲频率=5HZ,脉冲电流=25A,基值电流=10A,焊接速度=0.2m/min,背面加铜衬垫,可以焊的非常漂亮
2)如果添丝,必须是0.8的细丝,如果工件非常薄,也可采用0.4的,不过成本会很高,一般0.8的就够了
不管是那种方法,焊接碳钢和SUS时,乌极一定要非常尖,手法要求也要稳
你的补充问题涉及不同厚度的母材焊接,焊接位置不同,方法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要控制热量分布,薄板是平面散热,厚板是立体散热,散热更快,所以让电弧偏向厚板,否则厚板还没融化,薄板就已经被“吹”开了,如果厚度悬殊打,那么可以先给厚板加热,待快融化时将薄板移近再焊接
如果有具体工件,我可以帮你详细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