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过程有哪些阶段
Ⅰ 焊接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1.焊钳和焊枪安全要求 (1)结构轻便、易于操作。手弧焊钳的重量不应超过600g,要采用国家定型产品。 (2)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隔热能力。手柄要有良好的绝热层,以防发热烫手。气体保护焊的焊枪头应用隔热材料包复保护。焊钳由夹条处至握柄联结处 (3)焊钳和焊枪与电缆的连接必须简便牢靠,连接处不得外露,以防触电。止。间距为150mm。 (4)等离子焊枪应保证水冷却系统密封。不漏气、不漏水。 (5)手弧焊钳应保证在任何斜度下都能夹紧焊条,更换方便。 2.焊接电缆安全要求 焊接电缆是连接焊机和焊钳(枪)、焊件等的绝缘导线,应具备下列安全要求: (1)焊接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一般是用紫铜芯(多股细线)线外包胶皮绝缘套制成,绝缘电阻不小于1Mn。 (2)轻便柔软,能任意弯曲和扭转,便于操作。 (3)焊接电缆应具有良好的抗机械损伤能力,耐油、耐热和耐腐蚀等性能。 (4)焊接电缆的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太长电压降增大,太短对工作不方便,一般电缆长度取20—30m。 (5)要有适当截面积。焊接电缆的截面积应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按规定选用。以保证导线不致过热而烧坏绝缘层,电缆截面与最大使用电流见下表。电缆截面与最大使用电流导线截面积(mm2)具体内容包括: 一、焊接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二、焊接电弧、设备、工具及维护 三、手工电弧焊工艺 四、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五、焊接材料及焊接冶金基础 六、焊接应力变形和焊接缺陷的产生与防止 七、气焊和气割 八、手工钨极氩弧焊 九、焊割安全技术
Ⅱ 典型的焊接工艺过程包括哪些
焊接工艺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焊接方法,如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焊版等;
焊接工艺参权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等;
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的规格型号等;
焊接工艺措施,如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要求等。
Ⅲ 手工焊接的步骤有哪些
手工电弧焊接操作包括引弧、运条和收弧等步骤,具体操作过程是:内
1、引弧容;
划擦引弧焊条与工件接触,像划火柴在工件表面轻微滑动一下,此时短路电流电阻热较大引燃电弧,然后迅速抬高电弧2-4毫米。使焊接电弧稳定燃烧。
2、
运条;
引弧后要进一步通过焊条的运动,保持电弧的稳定燃烧,控制电弧高温融化焊条及母材形成熔池填充焊缝。焊条运条有三个基本方向。朝熔池方向均匀的逐渐送进,沿焊接方向均匀的逐渐移动,除了直线运条
及直线往复以外
其他运条必须做横向摆动。
运条方式包括。直线运条,直线往复运条,锯齿形运条,月牙形运条,斜三角形运条,正三角形运条,正圆形运条,斜圆形运条,八字运条等。
3
、收弧:
因焊条长度有限,一根焊条将要融化完时,要及时收弧。
4、整个焊接步骤就是重复循环引弧、运条、收弧三个过程。第一根焊条完成一段焊接,然后接第二根焊条重复上述三个过程。具体操作涉及焊接技能,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焊出合格的焊缝
Ⅳ 焊接检验可分哪几个阶段
焊前装配检查组对外观尺寸 焊接过程参数控制 焊后外观及无损检测 包括磁粉 超声 射线等基本方法
Ⅳ 焊接的步骤
焊接技术,又称为连接工程,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工艺。焊接的定义如下: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者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工程称为焊接[1]。
从理论上来说,两块分离的材料,我们把它需要连接的面靠在一起,如果把需要连接的面靠得足够紧密的话(所谓足够紧密就是使这两个分离的表面,它们的距离能够接近到一个原子的距离,也就是0.4到0.5个纳米)这种情况下,这个材料按照它的物理本性,就能连接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但是实际上,在常温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即使把这两个要结合的表面精加工后,我们用显微镜,从微观上来看,这个表面上依然是凹凸不平的,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材料在大气当中受到大气中氧气的化学作用,材料放在空气中,不到几秒钟,就会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个氧化膜会不断的增厚,同时材料表面上也很难做到没有其它的杂物,比如有水分、有杂质、有油、形成附加层,这种氧化膜和附加层极大地阻碍材料的连接。
因此焊接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施加外部能量的办法,促使分离材料的原子接近,形成原子键的结合,同时又能去除掉一切阻碍原子键结合的表面膜和吸附层,以形成一个优质的焊接接头,实际上我们在焊接技术里边,常常采用的施加外部能量的方法是:1、加热,把材料加热到熔化状态,或者把材料加热到塑性状态;2、加压,使这个材料产生塑性流动。
要想实现焊接需要外加能量,目前热能是施加外部能量主要形式之一,我们把为焊接过程提供的热源称为焊
接热源。焊接热源的发明和发展往往会诞生新的焊接方法以及技术变革和进步。19世纪末电弧的发明使得焊接技术进入了熔化焊的时代,而本世纪初随着对摩擦热源的深入研究,发明了搅拌摩擦焊方法,为焊接技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作为焊接热源的能量源有电弧热、电阻热、电子束、激光束、化学反应热、高频热源和摩擦热等。对焊接热源的要求越来越追求能量密度高度集中、快速完成焊接过程、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常规焊接方法有气焊、焊条电弧焊、金属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金属极活性气体保护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方法。
Ⅵ 焊接电弧分 几个阶段
焊接电弧是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在这种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强烈的光辉。通常,气体是不导电的,但是在一定的电场和温度条件下,可以使气体离解而导电。焊接电弧就是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将电弧空间的气体介质电离,使中性分子或原子离解为带正电荷的正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或负离子),这两种带电质点分别向着电场的两极方向运动,使局部气体空间导电,而形成电弧。
焊接电弧的引燃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接触引弧和非接触引弧。手工电弧焊是采用接触引弧的。引弧时,焊条与工件瞬时接触造成短路。由于接触面的凹凸不平,只是在某些点上接触,因而使接触点上电流密度相当大;此外,由于金属表面有氧化皮等污物,电阻也相当大,所以接触处产生相当大的电阻热,使这里的金属迅速加热熔化,并开始蒸发。当焊条轻轻提起时,焊条端头与工件之间的空间内充满了金属蒸气和空气,其中某些原子可能已被电离。与此同时,焊条刚拉开一瞬间,由于接触处的温度较高,距离较近,阴极将发射电子。电子以高速度向阳极方向运动,与电弧空间的气体介质发生撞击。碰撞的结果使气体介质进一步电离,同时使电弧温度进一步升高,则电弧开始引燃。只要这时能维持一定的电压,放电过程就能连续进行,使电弧连续燃烧。 非接触引弧一般借助于高频或高压脉冲引弧装置,使阴极表面产生强场发射,其发射出来的电子流再与气体介质撞击,使其离解导电。
焊接电弧可分为三个区域,即阳极区、弧柱区和阴极区。用钢焊条焊接时,阴极区温度为2400K左右,放出热量为电弧总热量的38%;阳极区温度为2600K左右,热量占42%;弧柱区中心温度可达5000-8000K,热量占20%左右。
摘自《网友专家》
Ⅶ 手工焊接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工厂推广的焊接五步法:
1. 准备施焊
准备好焊锡丝和烙铁。此时特别强调的施烙铁头内部容要保持干净,即可以沾上焊锡(俗称吃锡)。
2. 加热焊件
将烙铁接触焊接点,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铁加热焊件各部分,例如印制板上引线和焊盘都使之受热,其次要注意让烙铁头的扁平部分(较大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烙铁头的侧面或边缘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匀受热。
3. 熔化焊料
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焊丝置于焊点,焊料开始熔化并润湿焊点。
4. 移开焊锡
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
5. 移开烙铁
当焊锡完全润湿焊点后移开烙铁,注意移开烙铁的方向应该是大致45°的方向。
上述过程,对一般焊点而言大约二,三秒钟。对于热容量较小的焊点,例如印制电路板上的小焊盘,有时用三步法概括操作方法,即将上述步骤2,3合为一步,4,5合为一步。实际上细微区分还是五步,所以五步法有普遍性,是掌握手工烙铁焊接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各步骤之间停留的时间,对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Ⅷ 点焊时接头形成包括哪四个阶段
普通的点焊循环为预压、焊接、顶锻和休止四个互相衔接的阶段。
Ⅸ 船体装配焊接分为哪几个阶段
我听同学说是属于分体造船 但是具体如何不清楚 也有压制成型 拼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