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焊接性好坏
1. 铸铁的焊接性能为什么会差
铸铁的焊接性会抄差是袭相对焊接钢板,普通的碳钢板来说的。主要原因是铸铁的含碳量比较高,容易形成白口化的组织,特硬焊接的时候容易产生裂纹,特别是熔合线部位及热影响区,一般常规的铸铁焊接就会用冷焊工艺焊接,材料选用抗裂性能比较好的WEWELDING777铸铁焊条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时刻保持母体的温度是常温环境,减少热影响,加上焊条的高抗裂性能和焊后可以达到48公斤每平方毫米的强度,所以在重要的铸铁铸铁上可以减少因铸铁焊接性能不好焊接失败的风险。
2. 焊接的好坏如何判断一般的QC标准最好。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谢谢!!
就手工电弧焊而言,表面成型良好,无大的咬边,穿透性气孔,过渡圆滑,无焊瘤,余高不要大于3mm,没有表面凹坑,单面焊双面成型要注意背面是否未焊透
3. 何谓钢材的可焊性好如何选择 求解释
一般是指钢在某种焊接方法下得到的优质焊接接头的能力,常把钢在焊接缝区专产生脆性的倾向作为衡量钢的可属焊性的主要指标。钢的可焊性是相对的,它主要决定于钢的化学成分。一般碳钢以含碳量,合金钢以含碳量或碳当量Ch%估价钢的可焊性。
一般来说是含碳量影响金属的可焊性:
碳含量 可焊性
工业纯铁 最大0.03% 镀锌和深度引长 非常好
低碳钢 最大0.15% 焊条,各种形状的板, 非常好
低碳钢 0.15%-0.30% 各种结构形状的板和条 好
中碳钢 0.30%-0.50% 机器零部件 中等(预热且经常要求后热)
高碳钢 0.50%-1.00% 弹簧,模具,铁轨 低 /(没有适当的预和后热很难焊接)
一般情况下铁基金属你就记住含碳量影响且随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
4. 怎样简单的判断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
简单的判断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就是通过碳当量公式计算出当前钢材碳当量,专然后判断焊接性的好坏。属
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的碳当量经验公式
C当量=[C+Mn/6+(Cr+Mo+V)/5+(Ni+Cu)/15]*100%
式中:C、Mn、Cr、Mo、V、Ni、Cu为钢中该元素含量
焊接性的Ce(碳当量)评估
CE≤0.4%焊接性好;
当CE=0.4~0.6%焊接性稍差,焊前需适当预热;
当CE≥0.6%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需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方法;
钢材中氧、氢、氮、硫、磷属有害元素,同样影响焊接性能。
5. 钢的焊接性能好坏取决于什么
一般来说是含碳量影响金属的可焊性:
普通名字
碳含量
应用
可焊性
工业纯铁版
最大0.03%
镀锌和深度引长
非常好
低碳钢权
最大0.15%
焊条,各种形状的板,
非常好
低碳钢
0.15%-0.30%
各种结构形状的板和条
好
中碳钢
0.30%-0.50%
机器零部件
中等(预热且经常要求后热)
高碳钢
0.50%-1.00%
弹簧,模具,铁轨
低(没有适当的预和后热很难焊接)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像硫、铬等…一般情况下铁基金属你就记住含碳量影响且随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
6. 不锈钢焊接性能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不锈钢焊接检验方法
1) 尺寸测量,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并保证在公差范围内. 立柱、顶盖、下沿、围专框属、横梁等应平直、无扭曲、其直线度(不直度)用对角线法应满足上表要求。
2) 对要求完全固定的结构, 不允许有歪斜、摆动、转动、位移等现象.
3) 目测焊接位置, 用手拍一拍、摇一摇、推一推等动作时,对构件的感观效果测试;焊接应牢固、可靠,可各构件的力度要求适应各构件的力度要求。不能出现假焊、虚焊和焊点松脱裂纹,
4) 基材方通外观面不允许出现凹坑、大麻点、划伤、压痕等缺陷。
5) 容器类产品必须装水做测试是否漏水.
6) 外观要求参照不锈钢外观检验标准
7. 怎么判定焊接性好坏
是根据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含碳量,以及合金元素的含量,一般来说含碳量(及合金元素)越高,焊接性就越差。
8. 焊接性是什么
焊接性(Weldability),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一种金属,如果能用较普通又简便的焊接工艺获得优质接头,则认为这种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钢材焊接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说金属含碳量的多少决定了它的可焊性。钢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于焊接,但其影响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钢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倾向就增大,塑性则下降,容易产生焊接裂纹。通常,把金属材料在焊接时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及焊接接头区力学性能的变化作为评价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标。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所以,常把钢中含碳量的多少作为判别钢材焊接性的主要标志。含碳量小于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塑性和冲击韧性优良,焊后的焊接接头塑性和冲击韧性也很好。焊接时不需要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焊接过程普通简便,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随着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纹倾向,所以,含碳量大于0.25%的钢材不应用于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的承压元件。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可以通过计算碳当量、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热模拟试验、高温蠕变试验以及时效试验等进行验证。
9. 对焊接的认识和理解力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20世纪早期,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对军用器材廉价可靠的连接方法需求极大,故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今天,随着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质,继续开发新的焊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物理本质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方法是加热或加压,或同时加热又加压.焊接的分类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台式冷焊机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了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作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方面的不同。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的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另外,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现代焊接技术已能焊出无内外缺陷的、机械性能等于甚至高于被连接体的焊缝。被焊接体在空间的相互位置称为焊接接头,接头处的强度除受焊缝质量影响外,还与其几何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角接等。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决定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各种形状的坡口,以便较容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考虑施焊方便,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厚度不同的两块钢板对接时,为避免截面急剧变化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常把较厚的板边逐渐削薄,达到两接边处等厚。对接接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比其他接头高。在交变、冲击载荷下或在低温高压容器中工作的联接,常优先采用对接接头的焊接。搭接接头的焊前准备工作简单,装配方便,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较小,因而在工地安装接头和不重要的结构上时常采用。一般来说,搭接接头不适于在交变载荷、腐蚀介质、高温或低温等条件下工作。采用丁字接头和角接头通常是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丁字接头上未焊透的角焊缝工作特点与搭接接头的角焊缝相似。当焊缝与外力方向垂直时便成为正面角焊缝,这时焊缝表面形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缝受力情况与对接接头相似。角接头承载能力低,一般不单独使用,只有在焊透时,或在内外均有角焊缝时才有所改善,多用于封闭形结构的拐角处。焊接产品比铆接件、铸件和锻件重量轻,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来说可以减轻自重,节约能量。焊接的密封性好,适于制造各类容器。发展联合加工工艺,使焊接与锻造、铸造相结合,可以制成大型、经济合理的铸焊结构和锻焊结构,经济效益很高。采用焊接工艺能有效利用材料,焊接结构可以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达到经济、优质。焊接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一种不可缺少,而且日益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演变过程《天工开物》中的锤锚图焊接技术是随着铜铁等金属的冶炼生产、各种热源的应用而出现的。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铸焊、钎焊、锻焊、铆焊。公元前2500年前古巴比伦人和印度河文明对铜铁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能用锻焊、铸焊等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具,并刻有文字。这时代表性的文化是哈拉帕文化。中国商朝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与铜的铸焊件,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婉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有许多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经分析,所用的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刀刃为钢,刀背为熟铁,一般是经过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中国古代将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锚。中世纪,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也曾用锻焊制造兵器。
10. 请问如何直接判断焊接质量的好坏
焊接的观感质量检查主要看以下几个:
1、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内孔、夹渣、飞溅存在。容
2、不得有咬边现象。
3、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Δh≤1+0.2b1,且不大于3mm。
4、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2mm为宜。
5、焊接物无变形或者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