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焊接温度多少
1. 笔记本显卡脱焊所需温度是多少
呵呵!不需要高温!用手掰掌托部分,形变过大时很有可能就造成显卡脱焊!所以移动笔记本时要用双手,不要单手!
你要问锡的熔点是吗?231.89°C
2. 一般笔记本电脑的PCB板能承受多少温度
电脑主板元件的帖装用的是SMT技术,再流焊时,受焊料影响,其最高温度在220到230摄氏度之间。回同理,答我们在进行SMT元器件的维修时,对于1206以下的电阻电容等,和面积小于5平方mm以下的元件,要求焊点温度比焊锡熔点高出50摄氏度左右,也就是250到270摄氏度之间;对于大元件,烙铁温度设定在350到370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90,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就几秒左右,在这个条件下不会破坏PCB板上的焊盘。对于新手,风枪的风量和温度设定在中间位置稍偏小就好了。还有,取电阻电容就不要用风枪了,一把烙铁就能搞定。
3. 笔记本电脑工作时外壳温度可以达到多少度
不同的部位温度不同,像夏天的时候,CPU 和散热风扇那里可以达到30多度的样子。放什么上面不是问题,关键是把后面的两只脚垫高,好让笔记本内部能进风,进行空气流动散热。
4. 焊接时产生的温度是多少
波峰焊时焊锡处于熔化状态,其表面的氧化及其与其它金属元素(主要是Cu)作用生成一些残渣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合理正确地使用波峰焊设备和及时地清理对于减少锡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严格控制炉温
对于Sn63-Pb37锡条而言,其正常使用温度为240-250oC。使用方要经常用温度计测量炉内温度并评估炉温的均匀性,即炉内四个角落与炉中央的温度是否一致,我们建议偏差应该控制在±5 oC之内。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单看波峰炉上仪表的显示温度,因为事实上仪表的显示温度与实际炉温通常会存在偏差。这一偏差与设备制造商及设备使用时间均有关系。建议采用力锋DW系列与LF-DW系列波峰焊,五面式加热炉内温度更均匀,有效降低锡渣产生!
二、波峰高度的控制(建议:3-5MM波峰焊高度)
波峰高度的控制不仅对于焊接质量非常重要,对于减少锡渣也有帮助。首先,波峰不宜过高,一般不应超过印刷电路板厚度方向的1/3,也就是说波峰顶端要超过印刷电路板焊接面,但是不能超过元器件面。同时波峰高度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这主要取决于设备制造商。从原理上讲,波峰越高,与空气接触的焊锡表面就越大,氧化也就越严重,锡渣就越多。另一方面,如果波峰不稳,液态焊锡从峰顶回落时就容易将空气带入熔融焊锡内部,加速焊锡的氧化。
三、清理
经常性地清理锡炉表面是必须的。否则,从峰顶上回落的焊锡落在锡渣表面上,由于缺乏良好的传热而进入半凝固状态,如此恶行循环也会导致锡渣过多。
四、锡条的添加
在每天/每次开机之前,都应该检查一下炉面高度。先不要开波峰,而是加入锡条使锡炉里的焊锡达到最满状态。然后开启加热装置使锡条熔化。由于,锡条的熔化会吸收热量,此时的炉内温度很不均匀,应该等到锡条完全熔解、炉内温度达到均匀状态之后才能开波峰。适时补充锡条,有助于减小焊接面与焊锡面之间的高度差,即减小焊锡波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能减小锡渣的产生。
五、豆腐渣状Sn-Cu化合物的清理
在波峰焊过程中,印刷电路板表面的敷铜以及电子元器件引脚上的铜都会不断地向熔融焊锡中溶解。而Cu与Sn之间会形成Cu6Sn5金属间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熔点在500oC以上,因此它以固态形式存在。同时,由于该化合物的密度为8.28g/cm3,而Sn63-Pb37焊锡的密度为8.80g/cm3,因此该化合物一般会呈现豆腐渣状浮于液态焊锡表面。当然,也有一部分化合物会由于波峰的带动作用进入焊锡内部。因此,排铜的工作就非常重要。其方法如下:停止波峰,锡炉的加热装置正常动作,首先将锡炉表面的各种残渣清理干净,露出水银状的镜面状态。然后将锡炉温度降低至190-200oC(此时焊锡仍处于液态),而后用铁勺等工具搅动焊锡1-2分钟(帮助焊锡内部的Cu-Sn化合物上浮),然后静置3-5个小时。由于Cu-Sn化合物的密度较小,静置过后Cu-Sn化合物会自然浮于焊锡表面,此时用铁勺等工具即可将表面的Cu-Sn化合物清理干净。
上述方法可以排除一部分的铜。但是如果焊锡中含铜量太高,就要考虑清炉。根据生产情况,大约每半年或一年要清炉一次。
六、使用抗氧化油
抗氧化油为一种高闪点的碳氢化合物,它能够浮于液态焊锡表面,将液态焊锡与空气隔离开来,从而减少焊锡氧化的机会,进而减少锡渣。一般而言,使用抗氧化油可以减少大约70%的锡渣。
5. 笔记本独立显卡焊过一次BGA能承受多少温度
一般来说笔记本的显卡都能承受比较高的温度110度都可以,看你的焊工了!
6. 请问笔记本显卡加焊要多少度,我做一个电子自动控温的风枪自己用,谢谢
如果用旋转风的风枪还可以修复下
否则最好不要弄
温度很难控制的
建议直接找别人有bga机器的加焊
一般加焊20元他们就做
成功率高
显卡芯片都是bga的
自己控制不好
弄坏了就不好了
7. 笔记本电脑的温度多少才算正常
笔记本电脑CPU和台式机不一样,在设计使用温度高于台式机,也就是说散热问题成为了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缺点之一。保证在温升30度的范围内一般是稳定的。也就是说,cpu的耐收温度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来计算,则允许cpu温升为30度。按此类推,如果你的环境温度现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过50度。温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频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过环境温度30度以上。
笔记本显卡散热问题应该比笔记本CPU更严重,特别是中高端独立显卡,玩游戏时温度飙涨是难免的事,笔记本显卡的耐热温度是120度,警告温度是90度,通常认为到80度左右是正常的,满载应该在85度左右,如果再高就不太正常了,可能需要加强散热了,或清除灰尘。
现在要补充说明两点:
1. 温度和电压的问题。 温度提高是由于U的发热量大于散热器的排热量,一旦发热量与散热量趋于平衡,温度就不再升高了。发热量由U的功率决定,而功率又和电压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温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电压。不过说起来容易,电压如果过低又会造成不稳定,在超频幅度大的时候这对矛盾尤其明显。很多时候CPU温度根本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蓝屏重起了,这时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温度而是电压了。所以如何设置好电压在极限超频时是很重要的,设高了,散热器挺不住,设低了,U挺不住。
2. 各种主板的测温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品牌、型号的主板,由于测温探头靠近CPU的距离差异,也会导致测出的温度相差很大。因此,笼统的说多少多少温度安全是不科学的。
8. 焊接的适宜温度
焊接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得℃以上。
焊接的时候有一个温度需要控制,那就是层间温度,多层焊接的时候,层间温度不能过高,不锈钢控制在120℃以下,普通的低碳钢控制在300~350℃以下。
(8)笔记本焊接温度多少扩展阅读:
焊接的方法:
1、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2、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3、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4、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5、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