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焊接件如何管控关键焊点
A. 汽车车身纵梁部位两层厚板点焊部分焊点开焊该如何对应及对应思路
我们给类似客户做过这样的焊接专机,对应有不同的焊点自动选择对应的焊接参数[email protected]
B. 如何安全高效省力地破坏性检测白车身焊点
什么意思?设计焊点数量不是靠单纯这车什么样就固定一个值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工艺形回式来确定最后焊点数量答的。有些车型车顶是激光焊接,这车的焊点数量就比较少一些。
打个比方,新天籁公爵的焊点数量才2100左右,但是其车顶施加激光焊,能减少很大量的焊点。几乎有两百来个,而一辆菲亚特菲翔,整车焊点数量达到了5000个,说明其焊接得扎实可靠,所以你不会见到菲翔出重特大事故,你可能会看到天籁半截没了的情况。这不是绝对的哈,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车身的结构。
白车身焊点设计原则不是很好说,但是一般来说,直线段的焊点间距要求70左右,非直线处一般35-50一个,在焊接保证需要强度的地方焊接的间距会比较近,但是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电焊分流的情况,焊点布置的时候应考虑其焊接不牢固性,所以并不是越近越多越好,合理布置焊点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三层焊焊点比两层焊焊点的间距稍远一点。焊点的施加原则一般不超过5mm,焊接板厚比例不超过1:3,超过这个值会造成焊核不在焊点最中心,甚至焊穿薄板的可能。三层焊焊接最厚跟最薄也不能超过1:3的原则。
纯手打,有疑问可以继续追加问就是了。
C. 汽车焊点应该怎么处理最好
没办法处理的,再怎么处理都会多少有点锈的,原厂出厂的车子都有一层电镀专业的防锈漆的,在修车的时候是没有的,只能喷漆防锈,每个修理厂都是这样处理的,建议你修好以后车子出手好了。
D. 汽车车架焊接的技术要求有哪几点
主要有1,车架总成后关键尺寸公差要求,如发动机托架,前悬上臂,保内险杆等尺寸公容差均为±1.5MM。
2,总成后允许的变形量,如车架总成后变形量应控制在0~1MM之间。
3.接头形式及焊缝质量要求,即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未融合,气孔等缺陷。
希望此回答令你满意。
E. 汽车下边梁切割焊接后如何给内部焊点做防锈处理
汽车后车眉板切割后内部明明可以从尾箱里做防锈漆但是不给做,这个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施工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考虑降低成本
F. 白车身焊点数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什么意思?设计焊点数量不是靠单纯这车什么样就固定一个值的,而是根据不回同的工艺形式来确定最答后焊点数量的。有些车型车顶是激光焊接,这车的焊点数量就比较少一些。
打个比方,新天籁公爵的焊点数量才2100左右,但是其车顶施加激光焊,能减少很大量的焊点。几乎有两百来个,而一辆菲亚特菲翔,整车焊点数量达到了5000个,说明其焊接得扎实可靠,所以你不会见到菲翔出重特大事故,你可能会看到天籁半截没了的情况。这不是绝对的哈,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车身的结构。
白车身焊点设计原则不是很好说,但是一般来说,直线段的焊点间距要求70左右,非直线处一般35-50一个,在焊接保证需要强度的地方焊接的间距会比较近,但是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电焊分流的情况,焊点布置的时候应考虑其焊接不牢固性,所以并不是越近越多越好,合理布置焊点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三层焊焊点比两层焊焊点的间距稍远一点。焊点的施加原则一般不超过5mm,焊接板厚比例不超过1:3,超过这个值会造成焊核不在焊点最中心,甚至焊穿薄板的可能。三层焊焊接最厚跟最薄也不能超过1:3的原则。
纯手打,有疑问可以继续追加问就是了。
G. 汽车零件点焊毛刺大,怎么控制
一、可以先来看看焊点自的状态怎么样:
1,焊点是不是扭曲,
2,焊点是不是在板材的边缘,
3,焊接板材之间搭接状态如何,是不是搭接不齐或者板材间隙过大。
4,还有焊钳焊接时是不是和板材垂直。
二、焊接的规范是不是可以调整(电流、压力、焊接时间)这和你的板材层数厚度都有关系。
H. 新更换的车身板件要进行塞焊或电阻点焊,怎样来分配焊点的位置
均匀使用点焊保持间距在15mm~20mm就行,但是不能含在原有焊点的上方。
I. 汽车车身焊点
甲说的是肯定正确。
如果维修时焊原点,可能会出现松焊,焊接不牢固。因为已被氧化再焊时会出现不牢固现象。
J. 针对汽车零部件生产,焊接过程控制有何基本要求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渐变小。
2.汽车发动机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连杆在工作中承受多向交变载荷的作用,要具有很高的强度。因此,连杆材料一般都采用高强度碳钢和合金钢,如45钢、65钢、40Cr、40MnB等。近年来也有采用球墨铸铁和粉末冶金材料的。
某汽车发动机连杆采用40MnB钢,用模缎法成型,将杆体和杆盖锻成一体。对于这种整体锻造的毛坯,要在以后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其切开。为了保证切开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一般将连杆大头孔锻成椭圆形。相对于分体锻造而言,整体锻造的连杆毛坯具有材料损耗少、锻造工时少、模具少等优点。其缺点是所需锻造设备动力大及存在金属纤维被切断等问题。
3.焊接是将两片金属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我们常见工人一手拿着面罩,另一手拿着与电线相连的焊钳和焊条的焊接方法称为手工电弧焊,这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熔化焊条和焊件,使之接合。手工电弧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得不多。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操作时,2个电极向2块钢板加压力使之贴合并同时使贴合点(直径为5—6甽的圆形)通电流加热熔化从而牢固接合。2块车身零件焊接时,其边缘每隔50—100甽焊接一个点,使2零件形成不连续的多点连接。焊好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上千个焊点。焊点的强度要求很高,每个焊点可承受5kN的拉力,甚至将钢板撕裂,仍不能将焊点部位分离。在修理车间常见的气焊,是用乙炔燃烧并用氧气助燃而产生高温火焰,使焊条和焊件熔化并接合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这种高温火焰将金属割开,称为气割。气焊和气割应用较灵活,但气焊的热影响区较大,使焊件产生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性能下降。因此,气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极少。
4.
装配是按一定的要求,用联接零件(螺栓、螺母、销或卡扣等)把各种零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部件,再把各种部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整车。无论是把零件组合成部件,或是把部件组合成整车,都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规定的相互配合关系,以使部件或整车达到预定的性能。例如,将变速器装配到离合器壳上时,必须使变速器输入轴的中心线与发动机曲轴的中心线对准。这种对中心的方式不是在装配时由装配工人(钳工)来调节,而是由设计和加工制造来保证。如果你到汽车制造厂参观,最引人人胜的是汽车总装配线。在这条总装配线上,每隔几分钟就驶下一辆汽车。以我国一汽的解放牌货车总装配线为例。这条装配线是一条165m长的传送链,汽车随着传送链移动至各个工位并逐步装成,四周还有输送悬链把发动机总成、驾驶室总成、车轮总成等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车间输送到总装配线上的相应工位。在传送链的起始位置首先放上车架(底朝天),然后将后桥总成(包括钢板弹簧和轮毂)和前桥总成(包括钢板弹簧、转向节和轮毂)安装到车架上,继而将车架翻过来以便安装转向器、贮气筒和制动管路、油箱及油管、电线以及车轮等,最后安装发动机总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中央制动器),接上传动轴,再安装驾驶室和车前板制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