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合金钢焊接后要热处理
❶ 合金钢是热处理后焊接还是焊后热处理
热处理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消除焊接应力,那就是焊后做热处理。
如果是合金钢性能改善,那么就是焊前热处理。
其实热处理可以都放在焊后处理,只要保证焊缝质量合格就行。
❷ 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常常要求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1.焊前预热的目的:
1)延长焊接时熔池凝固时间,避免氢致裂纹;
2)减缓冷内却速度,提高抗容裂性;
3)减少温度梯度,降低焊接应力;
4)降低焊件结构的拘束度。
2.焊后热处理的目的: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获得一定的金相组织和相应的各项性能。
1)松弛焊接残余应力;
2)改善组织和提高综合性能;
3)除氢及稳定成分(低合金钢和中合金钢只要在300度下,保温2-4小时,即可达到去氢的目的。
❸ 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内焊前容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
❹ 合金钢焊接时怎么热处理
合金钢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及组织稳定性,较高的高温强度。但它的可焊性较差,版淬硬倾向大,权焊接过程中焊缝及热影响区可能出现如下一些问题:
(1)焊后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出现硬而脆的淬硬组织,若再的较大内应力存在,就会出现冷裂纹,韧性、塑性降低。
(2)具有出现弧坑裂纹的倾向。
(3)某些合金元素,具有焊接再热裂纹倾向,尤以含钒、含硼的钢种为甚。
为了避免和消除上述缺陷,合金钢需要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
焊前预热的主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可焊性。在加热并保持一定温度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焊接接头区域的温差,使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减弱。在焊接过程中有利于氢气的逸出,降低焊缝中的氢含量,防止冷裂纹的产生,改善焊接接头的塑性及韧性。
焊后热处理的方法一般是高温回火,其主要目地是:
(1)消除或减少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防止焊缝和热影响区产生裂纹。
(2)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机械性能,即提高其塑性及韧性,改善硬脆倾向。
(3)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
一般碳素钢的焊接性能好,焊接时可不必预热与热处理。但对于含碳量高、刚度大的焊件,由于焊后残余应力大,也需预热及热处理,如壁厚于30mm的碳钢管。
❺ 什么情况下钢结构焊接需要预热和热处理
普通碳钢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时,需预热;低合金钢在0度,高合金钢在5度;对于厚度超过30mm的碳钢焊接时也需要预热,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厚度预热范围一般是根据材质定的。热处理一般是消除内应力的,一般板材越厚内应力越大,所以厚度超过30的低碳钢需要热处理,至于低,高等合金钢也是根据材质定的。
❻ 不锈钢和合金钢焊接后的热处理怎么做
不锈钢的组抄织分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一般1系列为铁素体,2-3系列为奥氏体,4-5系列为马氏体。而合金钢低碳低合金、中碳中合金……。组织一般均为马氏体。假如你的不锈钢是马氏体,而合金钢也是淬透性较好的,则在焊接后的焊点将产生马氏体组织,焊点较脆,须进行中高温回火。而不锈钢是奥氏体,合金钢也是低碳低合金的,则在焊后低温回火就行了。自己针对牌号分析。
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据《2013-2017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截至2011年底,我国机械产品每年消耗油料的费用高于全年机械的总产值;同时,美国、日本等市场准入门槛正不断提高,在贸易壁垒设置中,排放标准的限制首当其冲。
❼ CrMo类钢为什么需要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一般就是消除应力退火,一般而言,合金钢、中高碳钢、高级优质钢、形状复杂件、薄壁零件、大的零部件,需要进行焊后退火。
❽ 焊接后的热处理的作用
你好焊接后热处理的作用有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为了提高我们焊接之后的应力。避免在焊口处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其次是提升我们的钢板汉口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