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碳当量是多少时焊接性优良
1. 碳当量大小与焊接性的关系
随着碳当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会变差,当碳当量值大于0.4%—0.6%时,冷裂纹的敏感性将增大,焊接时需要采取预热,后热及用低氢型焊接材料施焊
2. 如何通过计算碳当量评价材料的焊接性
你好,抄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袭通过碳当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的,具体如下:C当量=[C+Mn/6+(Cr+Mo+V)/5+(Ni+Cu)/15]*100% 式中:C、Mn、Cr、Mo、V、Ni、Cu为钢中该元素含量。
CE≤0.4%焊接性好;
当CE=0.4~0.6%焊接性稍差,焊前需适当预热;
当CE≥0.6%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需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方法;
3. 碳当量的高低会对焊接有什么影响
碳素钢中来决定强度和可源焊性的因素主要是含碳量。
合金钢(主要是低合金钢)除碳以外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材的强度与可焊性也起着重要作用。
碳当量指标有许多,如拉伸强度碳当量、屈服强度碳当量、焊接碳当量,还有裂纹敏感性指标(实质上也是碳当量)。
(3)当碳当量是多少时焊接性优良扩展阅读:
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的碳当量经验公式:
C当量=[C+Mn/6+(Cr+Mo+V)/5+(Ni+Cu)/15]*100%,式中:C、Mn、Cr、Mo、V、Ni、Cu为钢中该元素含量。
碳当量Ceq(百分比)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Ceq=C+Mn/6+(Cr+V+Mo)/5+(Cu+Ni)/15。
4. 碳当量的概念是什么碳当量与焊接性的关系
碳当量的概念:将钢铁中各种合金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的影响折算成碳的回增减,这样算的答碳量称为“碳当量”,用C.E.标识。
碳当量与焊接性的关系:决定碳素钢中强度和可焊性。
(4)当碳当量是多少时焊接性优良扩展阅读:
铸铁碳当量计算公式
CE=[C+0.3(Si+P)+0.4S-0.03Mn]%
一般铸铁中S很低,而Mn的影响又较小,因此常简化为:CE=[C+0.3(Si+P)]%
5. 根据碳当量如何确定焊接性
碳当量(Carbon Equivalent)法:钢材的化学成分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及冷裂倾向有直接影响,因此可以利用钢材的化学专成分来分析其冷裂纹敏感性。对钢材中的各种元素而言,碳是对钢材冷裂纹敏感性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此,人们就将各种元素对钢材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程度都按相当若干含碳量折合并叠加起来求得所谓碳当量(CE或Ceq),用CE或Ceq来估计钢材冷裂纹倾向的大小。由于世界各国和各研究单位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同,所以各自建立了许多碳当量公式。Ceq越大,冷裂纹倾向也越大。但用Ceq估计焊接性是比较粗略的,这是因为公式中只包括了几种元素,而实际钢材中还有其它元素;在不同含量和不同合金系统中某元素作用的大小不可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用简单的公式来反映。所以,碳当量法属一般仅限于从理论上对钢材焊接性进行初步分析,而且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6. 金属材料碳当量CE<0.4%,则其焊接性( )
A 当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7. 什么标准衡量钢材的焊接性良好
准衡量钢材的焊接性良好是用碳当量来评定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Ⅰ类只考虑到钢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根据碳当量数值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预热或预热温度范围;第Ⅱ类除考虑到化学成分外,还考虑了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试板的厚度或拘束度等因素,然后再计算防止开裂的预热温度;第Ⅲ类是根据碳当量和含碳量的大小把钢的焊接性划分为可焊、易焊和难焊3个区域,这3个区分别有不同的施焊要求,如对预热等的要求也不同。按含碳量和碳当量的不同,可把钢的焊接性划分为易焊区(Ⅰ区)、可焊区(Ⅱ区)和难焊区(Ⅲ区)3个区域,
含碳量为0.10%~0.12%以下的区域,为易焊区,含碳大于0.10%~0.12%,且碳当量CE<0.49%的区域,为可焊区,含碳量大于0.10%~0.12%,碳当量CE>0.49%的区域,为难焊区。
按含碳量和碳当量的不同,可把钢的焊接性划分为易焊区(Ⅰ区)、可焊区(Ⅱ区)和难焊区(Ⅲ区)3个区域,含碳量为0.10%~0.12%以下的区域,为易焊区,含碳大于0.10%~0.12%,且碳当量CE<0.49%的区域,为可焊区,含碳量大于0.10%~0.12%,碳当量CE>0.49%的区域,为难焊区。
当CE<0.45%时,可不预热;当CE在0.45%~0.60%之间时,预热100~200 ℃;当CE>0.60%时,预热200~370℃。
8. 当钢的碳当量大于0.45%,则钢的焊接性能 A合格 B不好 C低劣 D良好
大于0.45%,可见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因此,选B.
9. 当谈当量大于0.45%--0.55%时,钢材的焊接性怎样
含碳量较高的钢材焊接性能差,即要用很复杂或特殊的焊接工艺才能内获得优质接头,通常,把金属容材料在焊接时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及焊接接头区力学性能的变化作为评价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标。
钢材的可焊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碳元素。钢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于焊接,但其影响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所以常把钢中含碳量的多少作为判别钢材可焊性的主要标志。钢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倾向就增大,塑性则下降,容易产生焊接裂纹。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含碳量小于0.25%的碳钢和低合金钢,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纹倾向。在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0.25%的材料,应对这类材料进行焊接性能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选用适合的焊接工艺,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等等。
10. 钢的碳当量是多少,其焊接性较难焊
根据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公式,钢的碳当量≤0.45%时,钢的焊接性能优良,大于0.45%时,钢的焊接性会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