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变形量如何有效控制
1. 焊接变形控制
1、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1)焊接平面上的焊缝,要保证纵向焊缝和横向焊缝(特别是内横向)容能够自由收缩。如焊对接焊缝,焊接方向要指向自由端。
(2)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如结构上有对接焊缝,也有角焊缝,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对接焊缝。
(3)先焊横向短焊缝。
(4)工作时应力较大的焊缝先焊,使内应力分布合理。
(5)交叉对接焊缝焊接时,必须采用保证交叉点部位不易产生缺陷的焊接顺序。T形焊缝和十字焊缝焊接时,应该将交叉处先焊的焊缝铲干净,按图中的顺序焊接,才能使T形焊缝和十字捍缝的横向收缩比较自由,有助于避免在焊缝的交点处产生裂纹
2. 螺牙如何控制焊接变形量
焊接螺牙时,条件允许的话在外面套上螺母可控制变形,防止飞溅。
3. 防焊接变形,如图工件怎么焊接才能控制最小程度的变形量(径向)
先点焊将各部位固定住,在焊
4. 在焊接过程中,如何减小焊接变形
减小焊接残余变形的工艺措施
(1)反变形法
焊接前装配时根据经验预估变形的大小,给构件一个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形,以此与焊接变形相抵消,使结构在焊接后能达到技术要求。反变形有两种方法:①塑性反变形;②弹性反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弹性反变形比塑性反变形更可靠些。因为即使弹性反变形的预应变量不够准确,也总是可以减小角变形。若采用塑性反变形,所选取的塑性预弯量必须非常精确,否则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2)在外拘束条件下焊接
将焊件刚性固定在夹具中,以限制构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对减小焊件的角变形有很好的效果,可使焊接变形减少,但焊接应力较高。
(3)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
为减小焊接变形,应尽可能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如电子束焊、激光焊接、窄间隙焊接等。它们有较低的焊接线能量,焊接变形极小。在一般生产中,CO2气体保护焊来取代手工电弧焊,不但效率高,而且还能明显地减小焊接变形。焊接薄板时,可采用钨极脉冲氩弧焊或电阻焊,缝焊,都可防止压曲变形。
如果在生产中没有条件采用低线能量的方法,又不降低焊接规范时,可采用直接水冷或采用水冷铜块来改变热场分布,以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但是对于淬硬性高的金属材料,此方法慎用。
(4)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
装配焊接顺序的设计,主要考虑先期焊缝产生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对后续焊缝的影响,还要考虑后续焊缝产生的应力和变形是怎样与先期焊缝的影响相互作用的。实践证明,正确选择装配焊接顺序,是防止焊接变形的有力措施。
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以小拼大的焊接结构进行生产,先焊成若干部件和组件,然后装配焊接成整体结构。由于焊件的装配和焊接顺序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结构刚性的递增以及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要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变形最小的合理装配焊接顺序。
一般情况下,应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当同时存在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时,一般应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接焊缝;当同时存在横向焊缝和纵向焊缝时,应先焊横向焊缝,后焊纵向焊缝;当同时存在厚板焊缝和薄板焊缝时,一般应先焊厚板焊缝,后焊薄板焊缝;当结构中同时存在断续焊缝和连续焊缝时,一般应先焊连续焊缝,后焊断续焊缝。
(5)预热
焊接不均匀热场是产生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适当的预热;使焊接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也是一种减小焊接残余变形的有效措施。
(6)用拉伸法和加热法减小焊接薄板的平面外变形
用机械法或预热法使被焊壁板进行拉伸或伸长,与此同时将壁板焊到结构的框架上,焊完后,去掉拉伸载荷。此时壁板的收缩受到被焊框架的拘束,从而在壁板上只有小量的平面外变形产生。这时在焊接后壁板内存有残余拉伸应力,而在框架内则存有残余压应力。这种方法对减小焊接薄板的压曲变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5. 如何精准的控制焊接的变形
你好,关于抄控制焊接变形,要袭做到精准控制实际是很困难的,而且这个还要和所选择的焊接方法有关系,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选择易于控制的变形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甚至特殊的激光焊
2、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3、计算合理的一次熔敷金属量,控制层间温度
4、刚性固定
望采纳,谢谢。
6. 如何控制焊接应力和变形(一)
由于焊接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 ,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装进度和结构承载力 (即使用功能 ),急需采用合理的方法予以控制。 钢结构的焊接过程实际上是在焊件局部区域加热后又冷却凝固的热过程 ,但由于不均匀温度场 ,导致焊件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应力而引起焊接变形。常见的焊接应力有 :1)纵向应力 ;2)横向应力 ;3)厚度方向应力。常见的焊接变形有:1)纵向收缩变形 ;2)横向收缩变形 ;3)角变形 ;4)弯曲变形 ;5)扭曲变形 ;6)波浪变形。针对这些不同种类的焊接变形和应力分布,追溯根源,具体进行研究控制。 1、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掌握其影响规律 ,即可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 1.1 焊缝截面积的影响 焊缝截面积是指熔合线范围内的金属面积。焊缝面积越大 ,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焊缝面积对纵向、横向及角变形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而且是起主要的影响,因此,在板厚相同时,坡口尺寸越大,收缩变形越大。 1.2 焊接热输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热输入大时,加热的高温区范围大,冷却速度慢,使接头塑性变形区增大。 1.3 焊接方法的影响 多种焊接方法的热输入差别较大,在建筑钢结构焊接常用的几种焊接方法中,除电渣以外,埋弧焊热输入最大,在其他条件如焊缝断面积等相同情况下,收缩变形最大,手工电弧焊居中,CO2气体保护焊最小。 1.4 接头形式的影响 在焊接热输入、焊缝截面积、焊接方面等因素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接头形式对纵向、横向、角变形量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焊缝形式有堆焊、角焊、对接焊。 1)表面堆焊时,焊缝金属的横向变形不但受到纵横向母材的约束,而且加热只限于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而使焊缝的收缩同时受到板厚、深度、母材方面的约束 ,因此 ,变形相对较小。 2)T形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时,其焊缝横向收缩情况与堆焊相似,其横向收缩值与角焊缝面积成正比,与板厚成反比。 3)对接接头在单道 (层 )焊的情况下,其焊缝横向收缩比堆焊和角焊大,在单面焊时坡口角度大,板厚上、下收缩量差别大,因而角变形较大。 双面焊时情况有所不同,随着坡口角度和间隙的减小,横向收缩减小,同时角变形也减小。 1.5 焊接层数的影响 1)横向收缩:在对接接头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的横向收缩符合对接焊的一般条件和变形规律,第一层以后相当于无间隙对接焊,接近于盖面焊道时与堆焊的条件和变形规律相似,因此,收缩变形相对较小。 2)纵向收缩:多层焊接时,每层焊缝的热输入比一次完成的单层焊时的热输入小得多,加热范围窄,冷却快,产生的收缩变形小得多,而且前层焊缝焊成后都对下层焊缝形成约束 ,因此,多层焊时的纵向收缩变形比单层焊时小得多,而且焊的层数越多,纵向变形越小。 在工程焊接实践中 ,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综合作用 ,焊接残余变形的规律比较复杂,了解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便于对工程具体情况做具体的综合分析。所以 ,了解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则可以采取以下控制变形的措施: 1)减小焊缝截面积,在得到完整、无超标缺陷焊缝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坡口尺寸 (角度和间隙 )。 2)对屈服强度 345MPa以下,淬硬性不强的钢材采用较小的热输入,尽可能不预热或适当降低预热、层间温度;优先采用热输入较小的焊接方法 ,如CO2气体保护焊。 3)厚板焊接尽可能采用多层焊代替单层焊。 4)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纵向加强肋和横向加强肋的焊接可采用间断焊接法。 5)双面均可焊接操作时,要采用双面对称坡口,并在多层焊时采用与构件中和轴对称的焊接顺序。 6)T形接头板厚较大时采用开坡口角对接焊缝。 7)采用焊前反变形方法控制焊后的角变形。 8)采用刚性夹具固定法控制焊后变形。 9)采用构件预留长度法补偿焊缝纵向收缩变形,如H形纵向焊缝每米长可预留 0.5mm~ 0.7mm。 10)对于长构件的扭曲 ,主要靠提高板材平整度和构件组装精度 ,使坡口角度和间隙准确 ,电弧的指向或对中准确,以使焊缝角度变形和翼板及腹板纵向变形值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 11)在焊缝众多的构件组焊时或结构安装时,要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 12)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合理布置焊缝,除了要避免焊缝密集以外,还应使焊缝位置尽可能靠近构件的中和轴,并使焊缝的布置与构件中和轴相对称。
7. 如何控制焊接变形,控制外板的平整度
这个得看具体结构了,控制平面度的钢板是多大尺寸,多厚板厚,是不是大批内量。
提供些思路,钢容板如果比较薄的话,用工装,刚性固定,开孔夹紧也好,直接用工装加紧也好,总之就是利用工装夹具直接固定,不让平面度有变形的空间,然后如果面积特别大的话,焊接量也很大的话,需要热处理,消除应力。如果钢板比较厚的话,那么整体不会有太大变形,会有局部变形,这样控制焊接顺序先焊接与需要保证钢板平面度的钢板的焊缝,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焊接变形了,如果要求更高,那这样是不是可以考虑进行加工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来看
8. 如何防止焊接变形
焊接抄变形的产生多数是由袭于焊接产生的热量不对称,导致的膨胀不一而发生的。
防止焊接变形的方法措施一般如下:
1、采用反变形法
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
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
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
5、分析回弹常数。
(8)焊接变形量如何有效控制扩展阅读:
焊接变形的矫正:
1、机械矫正法
采用压力机、矫正机或手工捶击等机械方法产生新的塑性变形, 以使原开缩短的部分得以延伸, 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其中多辊平板机适用于薄板拼焊件的矫正。利用窄轮碾压焊缝及其两侧使之延伸来消除变形, 用于焊缝比较规范的薄壳结构。机械矫正法对塑性差的高强钢应慎用。
2、火焰矫正法
利用火焰加热时产生的局部压缩塑性变形, 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缩短来消除变形。本法简单, 机动灵活, 适用面广。在使用时应控制温度和加热位置。对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常采用600~800℃的加热温度。由于需再次加热, 对合金钢等慎用。
9. 如何控制焊接变形
①用角钢、方管在箱体内部焊接米子支撑,,总之就是能固定就行,焊接完成后在用气割切除;
②、通过改变焊接顺序及方法,消除焊接应力;
10. 怎么控制焊接变形
1.焊接电源:可以采用能量更为集中的热源,这样相对热输入减小,比如熔化专极焊接优于手工属电弧焊,热丝TIG焊优于常规熔化极焊接,激光、等离子、电子束焊接都是采用能量集中的热源实现小变形的焊接方法。
2焊接顺序:采用合适的焊接顺序,如对称焊等都可以减小焊接变形。
3焊接反变形:在焊接前预计焊后会发生何种变形,焊前再起相反方向余量一定变形,来消弱焊接变形。
4焊接时的强力拘束。
5焊接过程采用随焊锤击,或薄板预置拉应力都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6焊后可以采用应力退火,消除或减少焊接变形(一般来说焊接变形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是相对而言)。
7当然和焊接材料有直接关系,线膨胀系数越大,焊接时也越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所以也可以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材,改变焊接接头的组织,从而改变焊接变形(该方法基本不用)。
以上仅供参考仅给出了大的方向,也不全面就凭一时想到的。知识有限,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