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焊接件间隙如何
㈠ 请问两焊接件的公差
就你讲的这个孔有多大?还要看你的焊接件的孔与轴套表面的粗糙度好不好!一般因为焊接应力版的原因焊后是要进行权精加工的,靠孔来定位进行焊接一般是不会要求孔和轴的配合精度有多高的(精度要求再高焊接后一变形就跑掉了变的没有意义了),为方便焊接时装焊大多采用间隙配合,比如H8/f6,精度高一点的H7/g6,也可以把公差再放宽点,就看你们的机加工工艺水平和加工成本控制了。
㈡ 电焊时如果两个不到一公分厚的焊件之间的缝隙有一公分多的距离该如何快速运条焊接啊电流多大合适我说
你焊的是平焊还是立焊还是仰焊?用的是多大的焊条?这都不一样的,
㈢ 钣金件之间焊接时 两钣金间是否要留有间隙 ,有的话 一般是多少
1)通常情况下按抄照图纸要求。
2)要袭求熔透的情况下,按照实际情况留0.5+以上的间隙,确保熔透。当然间隙的大小影响到钣金件变形,焊缝外观,承载等。尤其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焊缝,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总之,按照图纸和标准来执行。前提是你的图纸是经过评审合格的。
㈣ 请教各位大侠个问题,钢结构对接焊缝里两个构件的间隙大于2mm,约6~8mm。但是又未留坡口。该如何焊接
间隙这么大,最好在反面贴一块钢板,这样就不容易焊穿了。至于坡口还是按照图纸来,该有的就有,焊接的时候保证焊接质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㈤ 两焊件间隙直角角焊缝的计算厚度
b小于1.5,可以忽略,厚度就用三角形斜边最小边长*0.7就是厚度近似值
b大于1.5,不能忽略,边长需要减掉b再乘以0.7才是厚度的近似值.
就是这样,没什么复杂的
㈥ 管道焊接中,“相邻焊道间距”怎么理解,怎么测量
相邻焊道的间距指的是 两个焊道之间的距离, 一般在管焊缝比较常用这类词语。
间距的测量用直尺,卷尺都可以测量。 测量的时候是测量两个焊缝中线之间的距离。并不是说两个焊道边缘的距离。 一个焊道的中线到另一个焊道的中线的距离。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有不懂的继续追问。
㈦ 焊接管道上两个焊缝间的间距到底有什么要求
根据《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263条中有关的规定为:
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 对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 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缝的间距过小,那么焊接点的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点容易发生泄露。另外,局部应力也可能不满足要求,易损坏泄露。
至于所说的管件连接的问题,主要是考虑连接后法兰检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的管件都是对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与法兰焊接的。
(7)两个焊接件间隙如何扩展阅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㈧ 焊接时候为什么两板之间需要间隙
留根部间隙是为了融合的更好,也不是非要留根部间隙的。要根据版工件的具体组装,焊权接工艺,焊缝的熔深等。有的要求间隙时0~1mm或更多,有的要求不要留间隙。一般大电流,不要求全溶透的焊缝就不需要,薄板焊接时也不需要。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缝就要求留一定间隙等。总之根据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焊缝要求去焊接。焊接是"活"的.不要按照书的“死”的去做。
㈨ 请问两焊接件的公差
就你讲的这个孔有多大?还要看你的焊接件的孔与轴套表面的粗糙度回好不好!一般因为焊接答应力的原因焊后是要进行精加工的,靠孔来定位进行焊接一般是不会要求孔和轴的配合精度有多高的(精度要求再高焊接后一变形就跑掉了变的没有意义了),为方便焊接时装焊大多采用间隙配合,比如H8/f6,精度高一点的H7/g6,也可以把公差再放宽点,就看你们的机加工工艺水平和加工成本控制了。
㈩ 两个有一定厚度的焊件之间,焊接时是否需要有一定缝隙才能焊接牢固
还是留间隙好些,一方面5mm板不打坡口,有1mm间隙有利熔透,且有点间隙容易看清焊道。